西南大学
基本简介
西南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八所重点大学之一,我国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大学中实行免费师范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南大学前身为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是6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之一,为我国4大老牌著名师范学府,也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师范院校。原西南农业大学是197
西南大学(郭沫若题词)
8年国务院批准的改革开放以来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为当时国家农牧渔业部(现国家农业部)直属的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业大学,1979年被列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身出一体,同为一源,组成两校的主体均为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以及建于1940年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川东师范学堂为西南地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式高等学府,首开西南新学之风,同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独立的师范院校。1950年,以川东师范学堂(后来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同时合并其他院校系科,分裂并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1993年开始筹划重新合并事宜,2005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合并为西南大学。新成立的西南大学,已成为由国家教育部直属,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高水平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水平及规模居我国高校前列。
地理环境
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学校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级园林绿化单位,学校占地总面积12300余亩(四大校区总面积,其中校本部面积9630亩),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运动场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5个塑胶田径运动场,3个综合类体育馆。学校共有在校学生7万余人,其中校本部有重点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400余人,各类留学生500余人,预科生350人,其他各类校区(含育才学院、荣昌校区、应用技术学院)有本科生2万余人,成人脱产生1253人。
历史沿革
西南大学前身为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是6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之一,为我国4大老牌著名师范学府,也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师范院校。原西南农业大学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的改革开放以来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为当时国家农牧渔业部(现国家农业部)直属的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业大学,1979年被列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身出一体,同为一源,组成两校的主体均为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以及建于1940年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川东师范学堂为西南地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式高等学府,首开西南新学之风,同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独立的师范院校。1950年,以川东师范学堂(后来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同时合并其他院校系科,分裂并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1993年开始筹划重新合并事宜,2005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合并为西南大学。新成立的西南大学,已成为由国家教育部直属,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高水平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水平及规模居我国高校前列。
西南大学,经过百年办学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及其办学特色。承川东师范学堂及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发展时期张振兹、甘绩镛等深厚积淀;继抗战时期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陈望道、老舍、于右任等在北碚兴学育人、弘文励教,此后,吴宓、侯光炯在此跋涉耕耘,西南大学浸润精英文化、滋养大师精神,奠定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养基础。
从一百多年前川东师范学堂(1906年)开宗明义,提出“培养改进乡村教育之基本人才”,到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绩镛先生提出“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从四川乡村建设学院(1933年)提出“ 培养乡村建设之热情与信仰、学识与技能、负责与创造精神、健康与耐劳之体格”,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1937年)时期“置民众教育与第一位,复兴民族之伟大使命”的呐喊;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0年)探索“主辅系制,二专业选修”,到晏阳初先生在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0年)提出“自主、自养、自治 、自强”的四自原则和“劳动者的体力、专门家的知能、教育家的态度、科学家的头脑、创造者的气魄、 宗教家的精神”六大训练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后,原两校几代人高举师范教育与农业教育两面旗帜的不懈奋斗,直到西南大学“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大学精神的进一步弘扬。百年办学的历史积淀,犹如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形成了今天西南大学厚重而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教育思想与办学传统。
西南大学,自1906年创校以来,校址数迁、校名几易,虽历经变更,却薪火相传、不断壮大。从1906 年最早渊源川东师范学堂开西南地区新学,历经1933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40年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直至1950年分别组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同根同源的两校均发展成为一流的国内外知名重点大学。最后在建校99周年(2005年)时,两校九九归一,重新合并为西南大学。新中国成立初的1950年组建时,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汇集了西南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大部分院士学者和教授专家,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教授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的高等院校。
西南大学图书馆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西南大学博物馆包括历史博物馆(有11类文物9000余件藏品)、自然博物馆(高等植物标本40000余份,人体标本130余种,动物标本1100余种)、天文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等多种展馆。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胡耀邦、李岚清、贺国强、陈至立等党和国家历届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社会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历届英才
百余年来,学校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20余万以教师和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就卓越,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唯一受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被誉为"戈
上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03-17 ]
下一篇:吉林大学药学院[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