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高等院校

西南大学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7日 点击数: 字号:
资源环境学院
  22、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23、工程技术学院
  24、纺织服装学院
  25、食品科学学院
  26、园艺园林学院
  27、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28、植物保护学院
  29、动物科技学院
  30、药学院(中医药学院)
  31、研究生院【筹】(研究生部)
  32、应用技术学院
  33、继续教育学院
  34、孔子学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合办)
  35、育才学院(独立二级学院)
  36、荣昌校区(畜牧兽医学院)


校园简介

  

校区介绍


  西南大学共有五个校区,总在校生70000余人,全校教学占地总面积12300余亩(校园总面积居我国高校首位)。
  1、本部
  
 名为北碚校区或主校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这里住着博士硕士研究生、一本及提前一本学生,可划分为北区(原西师)和南区(原西农),在校生5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400余人,提前一本及一本学生约40000人),面积约9630亩。
  2、育才学院
  又称独立学院或合川校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这里住着独立三本学院的学生,在校生16500人,面积2100余亩。
  3、荣昌校区
  
 荣昌校区为二本,前身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位于重庆市荣昌县,二本(含职教师范本科)学生和部分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该校区,在校生4300人,占地面积462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4、江北校区
  又称应本,名为应用技术学院,原名高职学院,这里住着三本学生,实际上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由于在江北交界线上,故称为江北校区,是西南大学距离重庆市区最近的一个校区,在校生约1500人,面积124亩。
  5、继续教育基地
  全名: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原三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水产校,位于合川北环路新汽车站旁。这里住着部分自考成考生,还有少部分川农实习生,在校生约1500人,面积43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米。
  

硬件设施


  西南大学图书馆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西南大学博物馆包括历史博物馆(有11类文物9000余件藏品)、自然博物馆(高等植物标本40000余份,人体标本130余种,动物标本1100余种)、天文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等多种展馆。
  

菁菁校园


  大学校园不仅要展现漂亮,还应该展现“校园文化”,西南大学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国家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同时也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光辉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学府!
  李园、桃园、梅园、杏园、橘园、楠园、竹园“碑刻”各有风格——西大学子五万余人(本部),分布在七大学生生活园区。七大学生生活园区分别是:李园、桃园——文化沉淀的理科“元老级”园区,橘园(梅园、杏园)——富有文科气息的具有年轻活力的园区;楠园、竹园(茶园)——农学洋溢的年轻园区。在各大园区的“大门”口,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园区的“碑刻”各有风格。李园、桃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在画中走,鱼在画中游,两园区的字体名称犹如历史般沉浸在褐色砂岩上,落在历史里。橘园、梅园如皇家大院,大门即显朱红色的柱子,金碧辉煌的牌匾,给人一种有厚重文化气息的享受。
  西南大学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毗邻著名抗日将军张自忠先生的墓地;学校里有大师梁实秋先生故居雅舍,大作《雅舍小品》就写于此;学校旁是文学大家巴金的故居,先生的巨著〈家〉就在此完成。
  在园区,还有古人圣语,也在碑刻石上给人教诲,这里既有吴宓老舍等杰出国学大师曾在此弘文励教,又有侯光炯向仲怀等著名院士在此跋涉耕耘,更有袁隆平院士等一流科学家曾在此专研苦读。各大园区都显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各自成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沿革

  ********西南大学办学百年的历史渊源********
  

(一)川东师范学堂的建立与变迁


  2000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都举行过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其实,无论是原西南师范大学,还是原西南农业大学,都不是1950年才创办的全新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其实同根同源,原本就是一所学校,均发轫于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1933年创办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简称川教院)和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简称女师院)。而川教院和女师院此前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要追溯现在的西南大学和以前的西师、西农的办学源头,就不能不去探究组成她们的学校中创办最早的学校。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种通例。
  组成原西师、西农的川教院与女师院中,川教院建立更早;川教院与川东师范学堂又有颇为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对西师、西农以至今天的西南大学的创办追本溯源,就必须把川东师范学堂如何演变为川教院的历史弄清楚。
  川东师范学堂的创办与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清代的官办学校在京城有国子监、翰林院,在地方有府、州、县学。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即秀才(又称为诸生)。此外,还有私人办的私塾、书院等。生员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的,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1901年清政府决心实行改革即清末新政,内容之一就是改革学制。
  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在《奏定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中,特别强调师范教育之重要性,要求各省办初级师范学堂以培养小学教师,优级师范学堂以培养中学堂、高等学堂教师。《学务纲要》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在省城应设五年制的完全科和一年制的简易科;在州县除办完全科外,为应急需,还应办师范传习所。在这次史称的“癸卯学制”改革中,师范教育第一次成为一个独立系统,不再附属于其他学堂之中。
  为实施新学制,培养师资,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6年4月18日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南大学的最早渊源。倡议者是川东道员张铎(字振兹),赞助者是绅士杜成章等,归川东道署管理。学堂监督即校长是铜梁人杨霖。生源由川东道所辖36县选送,也同时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
  1906年首次招收一年制简易师范科23名学生,1907开办完全五年制师范科及附属小学。至辛亥革命前,共有毕业生230余人。
  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师范教育令》称:“师范学校定为省立,由省行政长官规定地点及校数,报告教育总长分别设立。县因特别情事,依本令之规定,由省行政长官报经教育总长许可,得设立师范学校。两县以上联合设立师范学校者
共8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2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