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药学院
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药学院前身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药学院,始创于1998年,是应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由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徐景达教授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积极倡导并参与下创办的,同年开始招收药学专业本科生。随医学、药学及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交叉学科和新的尖端科技,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1999年在生物化学家杨同书教授等著名的科学家积极倡导下,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申请开办了国际领先的热门专业生物工程(再生医学)本科专业。2000年6月12日五校合并后,生物工程(再生医学)本科专业划归药学院,2001年5月更名为吉林大学药学院。
科系设置
学院下设2个系,3个实验教学中心,12个教研室。分别是药学系、生物工程(再生医学)系、药学实验中心、药理实验中心、生物工程实验中心、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物分析学教研室、生药学教研室、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实验病理与毒理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基因工程教研室、组织工程教研室、工程生物教研室。多年来,药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学院共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化学与他子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学),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学),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生物学)。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科技中药化学三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生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生厅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医局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科技中药药理二级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科技中药药剂二级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科技生物工程二级实验等7个重点实验室。
师资力量
药学院现在职工11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讲师21人,高级实验师7人,实验师13人,工程师2人。90%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23人。药学院培养人才的层次较多,有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成人教育本科生及专科生等,同时招收在职攻读学位各类研究生,包括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教师培训计划等。截止2005年在校研究生221人,本科生385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21人。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共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高等院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省级科研项目等共计60余项,其它横向联合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科研成果共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60篇,SCI收录文章40余篇。药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与生命科学、医学、环境科学及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学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学的发展将会给人类提供便多防病、治病的新药,也将为生命科学等学简报发展提供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吉林大学药学院是一所以药学及生物工程(再生医学)为特色,理、医、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并举的研究型学院。学院设备先进,环境优越、学术氛围浓厚,有严谨的学风,已经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如今,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以勃发的生机,阔步前进,为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药学学科而不懈奋斗。
实验中心
药学实验中心
吉林大学药学院药学实验中心2005年7月成立,现有学生实验室4个,仪器室1个,总面积900平方米.中心主任杨晓虹(兼),副主任陈滴,实验技术人员3名。其中高级实验师1名,中级实验师3名。中心主要工作是承担药学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实验课教学任务。主要课程有: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生化分析实验、天然药物实验、药剂学实验、生物药剂学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生药学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约300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需要。
陈滴:药学实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长春市职工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毕业。1981年起从事药学专业工作。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物研究室。主要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参加了前列腺素E1E2研究,γ-月见草油研究,EPA、DHA研究,大豆皂苷、异黄酮研究,甲基烯丙基硫化物研究等国家基金、省级课题二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现在从事药学专业实验课教学与新药研究开发工作。
吉林大学生物工程实验中心
吉林大学药学院生物工程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2005年7月, 为校院两级管理的教学单位。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高质量实验教学队伍和较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