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
中科院院士、土壤学家
生平简介
侯光炯(1905—1996),上海市金山县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原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侯光炯又名侯翼如,1905年5月7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今属上海市)吕巷镇的一个中医家庭。
1919年,考入江苏南通甲种农业学校。
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
1937年赴美学习归国。
1942年至1946年兼任重庆大学、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后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农科所土壤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工作。
1948年起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晋升一级教授。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1990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1992年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侯光炯教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届委员。
侯光炯教授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他和同事、助手们合作,撰写了各类论著及学术论文,主编出版我国第一本农业土壤专著《中国农业土壤学概论》,还主编出版《土壤学》(南方本)等五本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达140余篇(册)。
1978年,他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荣获中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侯光炯教授开始研究“自然免耕技术”,这项技术在全国13个省、市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平均增产幅度达15%左右,是一项开拓性的科技成果,获1986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他撰写的《中国水土保持应走自然免耕的道路》一文,荣获四川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
侯光炯先生是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他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侯老去世前,专门捐出12万元,奖励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六省市(自治区)从事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工作的个人和集体。
侯光炯,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他提出用土壤粘韧曲线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的方法。60年代末提出“土壤肥力的生理性”的观点,后发展成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他长期深入农村,运用他的观点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获得成功,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增产效果显著。为发展我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侯光炯,又名侯翼如,1905年5月7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今属上海市)吕巷镇的一个中医家庭。4岁时,父亲被恶霸逼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1919年,他考入江苏南通甲种农业学校,学习成绩常列全班第一。由于家境贫寒,被迫中途辍学。后经人介绍给该校教师王善干任助手,白天同工人一起劳动,进行棉花栽培试验,晚上跟美国女教师学习英语。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两年后免试进入南通大学农科。翌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27年8月改名京师大学校农科,1928年7月改名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课余经常给报纸和杂志撰稿,换取微薄稿费以维持生计。
学习期间,他经常到学校附近农村接触农民,了解到由于土壤盐碱化,农业生产产量极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使他感到,要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依靠科学,发展农业,并决心以土壤科学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28年6月毕业后,侯光炯经过短期失业,经人介绍回北平大学农学院任图书馆管理员,不久改任助教。在校期间,他深受陈宰均教授的教益。陈宰均谆谆教导他不能只从外国文献中寻找研究课题,关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研究,而应走向祖国大地,开展土壤调查,研究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鼓励侯光炯不要害怕体质孱弱不能胜任野外考察工作,而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他还帮助侯光炯修改论文,提高写作论文的能力和水平。
1931年,经虞宏正教授推荐,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该所的土壤研究室和美国专家一起工作。1934年侯光炯任该室副主任,1937年晋升为主任。为了查清我国的土壤资源,他历尽艰辛,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河北省定县土壤调查报告》、《中国北部及西北部之土壤》、《四川重庆区土壤概述》及《甘肃省东南部黄土之分布利用与管理》等论文。大量的实践使他牢固地树立了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信念。
1935年,侯光炯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代表和邓植仪、张乃凤一起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宣读论文,首次对水稻土的发生、层次形态划分,特别是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科学论述。会上还展出了,各种水稻土标本,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水稻土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重视。会后,侯光炯得到苏、美、德、法、英、意、匈、荷兰、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的邀请和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去各国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侯光炯带着“中国土壤与欧美土壤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外国进行了3年考察和研究。在瑞典写出了《土壤胶体两性活动规律》论文,在苏联写了《红壤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论文。
抗日战争期间,受研究条件所限,他的一些有关研究农业土壤方法的创建,竟是在家中进行的。女儿帮助采集标本,妻子帮助试验。初试成功的“土壤粘韧性测定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定土壤矿质胶体的性质,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
1948年候光炯在四川大学授课后
1946年,侯光炯转入四川大学任教授,主讲土壤肥料学、土壤化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他教学认真负责,实行启发式教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野外考察和科学研究。在这期间,与青年教师合作写了《土壤吸附养分状况和土壤粘韧性的关系》、《用粘韧曲线鉴定土壤特性》和《粘韧曲线的测定》3篇论文,刊于第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论文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光炯应邀参加全国首次土壤肥料会议。朱德同志关于“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他对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的信念。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西南农学院,侯光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