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
十年代,侯光炯常带领师生和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土壤肥力和农业土壤研究,从农民“看天、看地、看庄稼,定管理措施”中,发现土壤水、热、肥、气随太阳辐射热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在土、植并析中发现这种变化与植物生长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调关系,从而提出“土壤生理性”的观点。同期还创立了“PH八联”、“立体土壤图”、“土壤肥力短期坚定法”等新的研究方法。
七十年代,在农村蹲点进行高产示范试验推广,同时继续土壤研究,将“土壤肥力生理性”发展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并以此理论作指导,主编完成了我国第一本农业土壤学专著《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八、九十年代,继续在农村蹲点,从事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高产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侧重“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的应用技术——“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研究。这种免耕与欧美免耕迥然不同,也破除了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实行连续垄作、连续免耕、连续植被、连续浸润,以保持土壤水、热、肥、气与作物生长需要间的协调,从而获得高产、稳产,进而发展为大面积“生态治洪、免耕治土”的一整套技术。该项目正在推广中。
侯光炯在土壤地理、土壤分析分区、土壤物理化学、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及生态农业等学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和创造,尤其在创建中国农业土壤学科和坚持土壤科学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为三高农业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光炯自幼学习刻苦,勤思好问,平时谨言慎行,一心扑在学习上,在校学习期间一直品学皆优,外语功底扎实,受到嘉奖。
侯光炯知识广博,学术造诣精深,但他却从不满足,一天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学习和对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的了解。
他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专著,在写作过程中,都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例如:他在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一书的《中国农业土壤分类系》时,竟反复修改达14次之多。尽管侯光炯英语很好,但他的英文论著常常都要请专业英语教师审查,唯恐有疏漏。
在教学上,无论是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是农业领导干部,农业技术员及农民技术培训班的教学,他都坚持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野外考察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当某一成土因素发生变化时,都要进行土壤剖面观察、讨论。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还要组织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评讲,并做好日记。
在科学研究上,他始终坚持土壤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他不仅注意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十分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学农爱农、处处为农民、为农业生产着想,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他要求他的研究生必须联系实际选题和开展试验研究,还要求研究生们经常向他汇报试验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为了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深入实践的作风,他常常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田间,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有一次,为了按时赶回学校给研究生授课,81岁高龄的他彻夜赶路,终于准时站在了讲台上,学生们深受教育。不仅如此,他爱生如子。学生家庭闹矛盾,他亲自做工作;学生生病,他自己拿钱抓药买饭送到学生寝室。在学生眼里,侯老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母。
侯光炯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党和人民给予了他很多的荣誉,他却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视为“欠人民的债”。他说:“得到的越多,欠人民的债就越多,债是要还的,我这辈子,人民给我的太多了,只有拼上老命才还得清啊”。为了“向人民多还一点债”,他工作起来总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干,在他的时间表上,从来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
候老不仅从不向组织伸手,即使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待遇,他也经常谢绝。五十年代他担任中科院学部委员,按规定每月补助考察费100元,他一次也未领取。1956年,学校在工资定级时给他评为一等,他立即向领导写信,要求降低等级。
在困难时期,中央提出降低党内高薪人员工资时,他立即响应。文革期间,他仅留下微薄的生活费,其余都交了党费。
1989年,侯光炯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按规定提了两级工资,他每月除留下369元外,余下的钱和所得稿费作设立“土壤青年科学奖励基金”。1992年,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重奖10万元,他也是用于科研和奖励基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他的工资、津贴也不断增加,但他仍然保持过去的生活标准,生活简朴得难以令人置信。
而对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几十年来,受到过侯老救济、帮助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侯光炯同志的一生正像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1990年题赠给他的那样:“侯光炯同志一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长年深入农村实际,犹如土壤一样,年复一年为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从而开辟了土壤胶体热力学新领域;1986年通过鉴定的水田自然免耕新技术,到1988年底已在南方13省推广2200多万亩,增产率在15%以上;为适应土壤肥力研究的需要,创建了土壤胶体物理―土壤粘韧率和粘韧曲线,以及土壤胶体热力学+联式pH两种测定方法,并拟定了土壤肥力分类体系,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05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金山县(今属上海)吕巷镇。
1911年至1917年就读于金山县吕巷镇第三小学。
1917年秋至1922年秋在江苏南通甲种农校攻读农科。
1922年秋至1923年夏毕业留校任棉花实验室技术员。
1923年秋至1924年7月免试升入南通大学农科就读。
1924年7月至1928年夏转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攻读本科,获农学士学位。
1928年秋至1931年3月就职于北平大学农学院。
1931年3月至1946年8月到南京,供职于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先后任调查员、室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
七十年代,在农村蹲点进行高产示范试验推广,同时继续土壤研究,将“土壤肥力生理性”发展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并以此理论作指导,主编完成了我国第一本农业土壤学专著《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八、九十年代,继续在农村蹲点,从事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高产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侧重“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的应用技术——“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研究。这种免耕与欧美免耕迥然不同,也破除了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实行连续垄作、连续免耕、连续植被、连续浸润,以保持土壤水、热、肥、气与作物生长需要间的协调,从而获得高产、稳产,进而发展为大面积“生态治洪、免耕治土”的一整套技术。该项目正在推广中。
侯光炯在土壤地理、土壤分析分区、土壤物理化学、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及生态农业等学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和创造,尤其在创建中国农业土壤学科和坚持土壤科学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为三高农业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侯光炯自幼学习刻苦,勤思好问,平时谨言慎行,一心扑在学习上,在校学习期间一直品学皆优,外语功底扎实,受到嘉奖。侯光炯知识广博,学术造诣精深,但他却从不满足,一天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学习和对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的了解。
他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专著,在写作过程中,都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例如:他在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一书的《中国农业土壤分类系》时,竟反复修改达14次之多。尽管侯光炯英语很好,但他的英文论著常常都要请专业英语教师审查,唯恐有疏漏。
在教学上,无论是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是农业领导干部,农业技术员及农民技术培训班的教学,他都坚持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野外考察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当某一成土因素发生变化时,都要进行土壤剖面观察、讨论。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还要组织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评讲,并做好日记。
在科学研究上,他始终坚持土壤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他不仅注意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十分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学农爱农、处处为农民、为农业生产着想,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他要求他的研究生必须联系实际选题和开展试验研究,还要求研究生们经常向他汇报试验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为了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深入实践的作风,他常常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田间,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有一次,为了按时赶回学校给研究生授课,81岁高龄的他彻夜赶路,终于准时站在了讲台上,学生们深受教育。不仅如此,他爱生如子。学生家庭闹矛盾,他亲自做工作;学生生病,他自己拿钱抓药买饭送到学生寝室。在学生眼里,侯老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母。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侯光炯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党和人民给予了他很多的荣誉,他却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视为“欠人民的债”。他说:“得到的越多,欠人民的债就越多,债是要还的,我这辈子,人民给我的太多了,只有拼上老命才还得清啊”。为了“向人民多还一点债”,他工作起来总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干,在他的时间表上,从来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候老不仅从不向组织伸手,即使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待遇,他也经常谢绝。五十年代他担任中科院学部委员,按规定每月补助考察费100元,他一次也未领取。1956年,学校在工资定级时给他评为一等,他立即向领导写信,要求降低等级。
在困难时期,中央提出降低党内高薪人员工资时,他立即响应。文革期间,他仅留下微薄的生活费,其余都交了党费。
1989年,侯光炯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按规定提了两级工资,他每月除留下369元外,余下的钱和所得稿费作设立“土壤青年科学奖励基金”。1992年,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重奖10万元,他也是用于科研和奖励基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他的工资、津贴也不断增加,但他仍然保持过去的生活标准,生活简朴得难以令人置信。
而对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几十年来,受到过侯老救济、帮助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侯光炯同志的一生正像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1990年题赠给他的那样:“侯光炯同志一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长年深入农村实际,犹如土壤一样,年复一年为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人物简历
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从而开辟了土壤胶体热力学新领域;1986年通过鉴定的水田自然免耕新技术,到1988年底已在南方13省推广2200多万亩,增产率在15%以上;为适应土壤肥力研究的需要,创建了土壤胶体物理―土壤粘韧率和粘韧曲线,以及土壤胶体热力学+联式pH两种测定方法,并拟定了土壤肥力分类体系,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05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金山县(今属上海)吕巷镇。
1911年至1917年就读于金山县吕巷镇第三小学。
1917年秋至1922年秋在江苏南通甲种农校攻读农科。
1922年秋至1923年夏毕业留校任棉花实验室技术员。
1923年秋至1924年7月免试升入南通大学农科就读。
1924年7月至1928年夏转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攻读本科,获农学士学位。
1928年秋至1931年3月就职于北平大学农学院。
1931年3月至1946年8月到南京,供职于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先后任调查员、室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