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显著提高教师学历和能力行动计划
显著提高研究生、本科生培养质量
行 动 计 划
一、 工作目标
在今后三年内,使我校本科生规模达到1.6万人,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3千人。培养的学生中力争有10%的出国留学,30%的考取研究生,60%的就业,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二、 现状分析
近三年,我校招生人数年均增长10%;省外生源占47%左右;民族学生占27%左右,农村学生占65%左右;三年平均就业率为81.3%;省外就业率约为52%;就业率较好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经管和医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为农学和个别经管专业。目前,在校国外留学生仅有两人,研究生考取率为2%,与同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 工作措施
1、进一步明确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明确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任务,形成《青海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议方案》,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组织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方案。成立“青海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小组”,明确责权,规范工作流程,按期向学校汇报,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2、优化教学计划,建立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出台《青海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减少课内讲授学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好每年课程建设100万专项资金,构建青海大学课程建设体系,完善课程建设平台,实现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2009年,实现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的突破;2010年,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3门;2011年,对前几年课程建设中取得成绩、有特色的课程进行再建设,为我校下一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建设的1、2、3类课程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对有可能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给予重点资助,并取得对口支援院校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在以往每学期开设10门清华大学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0门,使清华大学选修课程达到每学期20门;在办好现有5个辅修专业的同时,力争增设5个辅修专业。修订《青海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出台《青海大学辅修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每学期对辅修专业进行一次专项教学检查,每学年对辅修专业进行一次系统评估,对不符合辅修专业办学要求的限期整改或停办。
4、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实验室人才队伍,巩固一批校级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拓展院级校外实习基地。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开拓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协作单位,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实现“真题真做”。部分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确定论文(设计)选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5、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推进教学评估工作。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强化我校本科教学的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完善我校本科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包括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各级领导听课。开展校领导听课周活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管理,鼓励院、系(部)开展评教,完善教研室、学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
6、做好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2009年,完成排课、学籍管理和学生评教等功能模块;2010年,完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所有模块的基础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全过程管理;2011年,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管理。
7、加强
行 动 计 划
一、 工作目标
在今后三年内,使我校本科生规模达到1.6万人,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3千人。培养的学生中力争有10%的出国留学,30%的考取研究生,60%的就业,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二、 现状分析
近三年,我校招生人数年均增长10%;省外生源占47%左右;民族学生占27%左右,农村学生占65%左右;三年平均就业率为81.3%;省外就业率约为52%;就业率较好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经管和医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为农学和个别经管专业。目前,在校国外留学生仅有两人,研究生考取率为2%,与同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 工作措施
1、进一步明确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明确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任务,形成《青海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议方案》,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组织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方案。成立“青海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小组”,明确责权,规范工作流程,按期向学校汇报,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2、优化教学计划,建立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出台《青海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减少课内讲授学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好每年课程建设100万专项资金,构建青海大学课程建设体系,完善课程建设平台,实现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2009年,实现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的突破;2010年,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3门;2011年,对前几年课程建设中取得成绩、有特色的课程进行再建设,为我校下一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建设的1、2、3类课程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对有可能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给予重点资助,并取得对口支援院校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在以往每学期开设10门清华大学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0门,使清华大学选修课程达到每学期20门;在办好现有5个辅修专业的同时,力争增设5个辅修专业。修订《青海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出台《青海大学辅修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每学期对辅修专业进行一次专项教学检查,每学年对辅修专业进行一次系统评估,对不符合辅修专业办学要求的限期整改或停办。
4、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实验室人才队伍,巩固一批校级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拓展院级校外实习基地。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开拓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协作单位,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实现“真题真做”。部分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确定论文(设计)选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5、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推进教学评估工作。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强化我校本科教学的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完善我校本科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包括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各级领导听课。开展校领导听课周活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管理,鼓励院、系(部)开展评教,完善教研室、学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
6、做好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2009年,完成排课、学籍管理和学生评教等功能模块;2010年,完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所有模块的基础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全过程管理;2011年,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管理。
7、加强
上一篇: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03-17 ]
下一篇:西南大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