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显著提高教师学历和能力行动计划
科研经费2525万元,其中按项目和经费来源分:国家部委占56.27%,省市级项目占38.3%,其它项目占5.42%;按学科门类分:农牧占84 %;工科占9 %;医学占5 %;社科类占2 %;按部门分: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和畜牧兽医科学院科研经费占74%,教学部门占24%,附属医院占2%。
从上述情况看出,青海大学科研的主体为农牧业,工科研究处于弱势,科研主要依靠两个科学院,教学单位科研量小,教师开展科研能力弱(据统计从事科研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4%)。
三、工作措施
1、巩固优势学科、提升新兴学科科研能力,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以人才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突破,服务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年均科研经费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在农牧业领域人才和科研优势。通过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条件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工科的科研力量,争取五年内学校工科科研总量达到全校的30%。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水平,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建立学校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全校教师科研能力。
2、大力开展农牧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我省特色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依托目前在研的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围绕“三农”、 藏区和“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积极落实《青海大学服务“三农”科技行动计划》项目及相关经费,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青海大学在我省农牧业科研、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
3、依托对口支援高校的技术优势,联合攻关,提高产学研合作深度,争取科研合作重大突破。一是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发展的道路,加大国内外、省内外科研合作,共同建立科研平台和科研基地,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二是依托清华大学在工科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优势,在三江源区生态与环境、清洁能源的利用、抗寒保温建筑材料应用、高寒冷凉气候条件下的特色农牧业和设施农牧业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三是根据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物治理、高原建筑材料、新材料研发等积极与清华大学、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与合作。
4、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
从上述情况看出,青海大学科研的主体为农牧业,工科研究处于弱势,科研主要依靠两个科学院,教学单位科研量小,教师开展科研能力弱(据统计从事科研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4%)。
三、工作措施
1、巩固优势学科、提升新兴学科科研能力,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以人才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突破,服务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年均科研经费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在农牧业领域人才和科研优势。通过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条件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工科的科研力量,争取五年内学校工科科研总量达到全校的30%。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水平,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建立学校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全校教师科研能力。
2、大力开展农牧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我省特色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依托目前在研的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围绕“三农”、 藏区和“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积极落实《青海大学服务“三农”科技行动计划》项目及相关经费,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青海大学在我省农牧业科研、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
3、依托对口支援高校的技术优势,联合攻关,提高产学研合作深度,争取科研合作重大突破。一是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发展的道路,加大国内外、省内外科研合作,共同建立科研平台和科研基地,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二是依托清华大学在工科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优势,在三江源区生态与环境、清洁能源的利用、抗寒保温建筑材料应用、高寒冷凉气候条件下的特色农牧业和设施农牧业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三是根据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物治理、高原建筑材料、新材料研发等积极与清华大学、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与合作。
4、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
上一篇: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03-17 ]
下一篇:西南大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