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清华大学
年来,梅竹赛已经形成清、交的校园文化传统,清大、交大学生及毕业校友们,亦皆以参与为荣。
综观清华历史,新竹清华所呈现的气象,实与之前的清华南辕北辙。例如北京清华的校长风波,教授会与学生会的力量颇具决定性,当然这是与五四运动以来的学风有关;新竹清华就鲜少有类似情形,校长的人选一直是教育部委派,直至近年才有校长遴选的活动,而学生对校长人选问题向来是无权过问,可见新竹清华学风之异于前。事实上,新竹清华几十年来即已形成了迥异于前的校园文化传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本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校旗与校色,在英文本为一辞(Color),意即以一定颜色制定的,代表学校的旗帜,绶带,徽章等。
大陆易手前清华一直以紫,白二色作为自己的(Color),是否经过学校正式决议,目前尚未查知,但在最早的英文校歌上(1916年以前)即已有了这样的句子:
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
当时的中文译文是: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
早在一九一七年以前,学校曾把白色的「自强不息」校徽,印制在紫色的质地上作为校旗,在各种庆典上悬挂,而在一般埸合,特别是印刷品上,则恒以长三角形紫白二色参半,印以中英文校名的旗帜为多用。早年,校友们都把忠诚于自己校旗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并经常讴歌赞颂。例如一九二三年,闻一多曾在长诗「园内」里写道:
你若会唱园内之“明日”,
你当想起我们紫白的校旗,
你便唱出风旗飘舞的节奏,
......
飘啊!紫白参半的旗哟!
飘啊!化作云气飘摇着!
白云扶着的紫气哟!
氲氤在这“水木清华”的景物上。
云气氲氤的校旗呀!
你在百尺高楼上飘摇着,
近瞩京师,远望长城,
你照临着旧中华的脊骸,
你照临着新中华的心脏。
啊!展开那四千年文化的历史,
警醒万人,启示万人,
赐给他们灵感,赐给他们精神!
云气氲氤的校旗呀!
在东西文化交锋之时,
你又是万人的军旗!
万人肉袒负荆的时间过了,
万人卧薪尝胆的时间过了,
万人四千年的文化!
与强权霸术决一雌雄!
........
新竹清华的校旗,用了传统的紫白二色,紫色为底,中间为英文字母TH所组成的图案,中间有一“清”字,像个展翅的鸟,上有“国立清华大学”字样。
校歌的由来. . .
清华建校之初,即制定了自己的校歌。第一首校歌词皆由外籍女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所作,词为英文,题名“Tsing Hua College Song”但词谱均不出色,兹举其第一段的中文译词如下: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雨。
广播令闻,舣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后来出现的「清华优胜歌」(Cheer for old Tsing Hua)则是很受师生欢迎的佳作,但不宜作为校歌。歌词为: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You do your best, boys,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ha, Rha, Rha!
当时译的中文是:
欢呼我清华,清华必胜。
再接再厉兮,无退有进。
君尽全力兮,予图未竟功,
同心同力争雄,攻,攻,攻!
在这以后,又曾出现过几首歌唱学校的歌曲,如「清华爱国歌」「清华进行曲」(March Forward Tsing Hua)等,但也均不适合于作校歌用。
民国十二年,西历一九二三年前后,学校公开征求校歌,当时在清华教授国文与哲学课的汪鸾翔先生(字巩安,汪健君先生的尊翁)以其佳作「西山苍苍」应征,经校外名人审定膺选,又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先生的夫人张丽真女士配曲,赵元任氏编合唱,于是成为隽永流传,直深受历代师生欢迎的佳作,歌词共有三段,录之如: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人们习惯把紫荆和丁香视为清华的校花,但未见诸典籍,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民国五年除夕,闻

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本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校旗
校旗与校色,在英文本为一辞(Color),意即以一定颜色制定的,代表学校的旗帜,绶带,徽章等。
大陆易手前清华一直以紫,白二色作为自己的(Color),是否经过学校正式决议,目前尚未查知,但在最早的英文校歌上(1916年以前)即已有了这样的句子:
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
当时的中文译文是: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
早在一九一七年以前,学校曾把白色的「自强不息」校徽,印制在紫色的质地上作为校旗,在各种庆典上悬挂,而在一般埸合,特别是印刷品上,则恒以长三角形紫白二色参半,印以中英文校名的旗帜为多用。早年,校友们都把忠诚于自己校旗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并经常讴歌赞颂。例如一九二三年,闻一多曾在长诗「园内」里写道:
你若会唱园内之“明日”,
你当想起我们紫白的校旗,
你便唱出风旗飘舞的节奏,
......
飘啊!紫白参半的旗哟!
飘啊!化作云气飘摇着!
白云扶着的紫气哟!
氲氤在这“水木清华”的景物上。
云气氲氤的校旗呀!
你在百尺高楼上飘摇着,
近瞩京师,远望长城,
你照临着旧中华的脊骸,
你照临着新中华的心脏。
啊!展开那四千年文化的历史,
警醒万人,启示万人,
赐给他们灵感,赐给他们精神!
云气氲氤的校旗呀!
在东西文化交锋之时,
你又是万人的军旗!
万人肉袒负荆的时间过了,
万人卧薪尝胆的时间过了,
万人四千年的文化!
与强权霸术决一雌雄!
........
新竹清华的校旗,用了传统的紫白二色,紫色为底,中间为英文字母TH所组成的图案,中间有一“清”字,像个展翅的鸟,上有“国立清华大学”字样。
校歌
校歌的由来. . .
清华建校之初,即制定了自己的校歌。第一首校歌词皆由外籍女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所作,词为英文,题名“Tsing Hua College Song”但词谱均不出色,兹举其第一段的中文译词如下: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雨。
广播令闻,舣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后来出现的「清华优胜歌」(Cheer for old Tsing Hua)则是很受师生欢迎的佳作,但不宜作为校歌。歌词为: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You do your best, boys,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ha, Rha, Rha!
当时译的中文是:
欢呼我清华,清华必胜。
再接再厉兮,无退有进。
君尽全力兮,予图未竟功,
同心同力争雄,攻,攻,攻!
在这以后,又曾出现过几首歌唱学校的歌曲,如「清华爱国歌」「清华进行曲」(March Forward Tsing Hua)等,但也均不适合于作校歌用。
民国十二年,西历一九二三年前后,学校公开征求校歌,当时在清华教授国文与哲学课的汪鸾翔先生(字巩安,汪健君先生的尊翁)以其佳作「西山苍苍」应征,经校外名人审定膺选,又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先生的夫人张丽真女士配曲,赵元任氏编合唱,于是成为隽永流传,直深受历代师生欢迎的佳作,歌词共有三段,录之如: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校花
人们习惯把紫荆和丁香视为清华的校花,但未见诸典籍,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民国五年除夕,闻
丁香花
一多在的中等科曾以“Much Ado about Nothing"为剧名参加校内演剧竞赛,获优胜奖,这个剧的中文题名即为「紫荆魂」,可能也与赞颂紫荆的品性有关。 把这两种花视为校花,首先是由于它们与校旗,校色的颜色一致,(紫荆花为紫色,丁香花分为紫白二色);其次是由于这两种花都是在校庆日前后盛开。陶瀛孙34学长,就曾在校友通讯上为文建议,定紫荆或丁香为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