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北京两家3D打印公司的艰难前传
3D打印现在成为中美制造业界、高科技界的热词,被定义为一场会改变未来全球制造体系的革命。
如果它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的话,那这场火山运动也在地底下蕴积酝酿了多年。
早先,那种快速成型技术还并不被简称为3D打印。如果现在有的读者还不太清楚3D打印的含义,本文再引用相关报道解释一下:
与传统切削等材料的“去除法”不同,3D打印技术通过将粉末、液体片状等离散材料逐层堆积,“自然生长”成三维实体。该技术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二维平面,大大降低了制造复杂程度。理论上,只要在计算机上设计出结构模型,就可以应用该技术在无需刀具、模具及复杂工艺的条件下快速地将设计变为实物。该技术特别适合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生物医学、汽车制造、模具等领域中批量小、结构非对称、曲面多及内部结构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空心叶片、人体骨骼修复体、随形冷却水道等)的快速制造。
本篇文章以两个从事3D打印业务的中国公司为例,来一窥这个革命性的产业或运动经过如何漫长的孕育期,绝不像你天天在虎嗅及其他新闻媒体上看到的VC热投出来的项目。
它们的经历也体现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高科技创新创业往往会走的轨迹:一开始,某个方向被体制与高校内的精英们意识到,在他们申请呼吁下,国家在这个方向上也有所投入,但是无力做大规模风险性投入,只能象征性投点钱,靠着少数人与少数投入勉力支撑;如果有能力,通过别的渠道变点现赚点钱,来维持创新性项目,能撑一天是一天,直到彻底不行、歇菜。——这是在那个中国高科技创新体制严重缺位的年代常见的故事。而本文中的两家公司有幸撑到现在,迎来3D打印渐成热潮。
谨以此向那些真正潜心于科研开发、走在人类创新行列的人们致敬。
这两家公司,恰巧出现在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关于3D打印的文章里。
北京隆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提出了实施了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等众多领域,确立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以追踪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种形势下,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于1994年成立,注册资金200万美元,专门进行快速成型设备的研发和销售,并于创建当年便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激光粉末烧结(SLS)快速成型设备——AFS-360。
隆源总经理冯涛原本是清华大学的一名老师,曾任职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1992年下海经商,加盟北京隆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报道:
上一篇:谈谈3D打印的营销:社区化运营是市场新起点[ 04-28 ]
下一篇:《经济学人》评3D打印是:构筑长城的“新砖头”[ 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