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北京两家3D打印公司的艰难前传
这在当时曾引发一时轰动,甚至激起国内3D打印的第一轮热潮。只是热潮并没能转化为收益,生产出来的机器只有观众没有顾客,公司变成了科普场所。“产品没能带来销售,员工离职是家常便饭,当时核心团队只剩下两人。我也很焦虑,可内心依然认为这是高科技产品,需要高端的需求。”冯涛说。1996年,北京隆源略微调整了3D打印机研发的技术路线,获得了成功。这一转折让北京隆源迈入复杂金属结构件的快速开发领域,实现了工业化。
太尔时代
冯涛是清华出去的老师,而另一家同在北京的3D打印公司则更是系出清华。那就是太尔时代。
1988年,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偶然得到了一张工业展览宣传单,其中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10月底回国后,颜永年就转攻这一领域,并建立了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
据《财经》杂志报道,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台3D打印设备价格100多万元,在清华任教的颜永年拿不出这笔钱。在国内,启动像3D打印这样从零开始的技术研究难度很大,研究者必须给出充分的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论证,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否则,科技主管部门一般不会为之立项并给予相应经费。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只好自己组建实验室。1992年,
上一篇:谈谈3D打印的营销:社区化运营是市场新起点[ 04-28 ]
下一篇:《经济学人》评3D打印是:构筑长城的“新砖头”[ 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