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2012年我国平板显示现状及趋势分析

文章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点击数: 字号:
、高Xe放电气体技术、新型MgO技术以及高光效荧光粉技术,光效可达到2.2(lm/W),该技术将在长虹下一代PDP产品中体现。届时50HD的PDP功耗将降低到200W左右,产品的驱动电压、电流将进一步下降,驱动电路和电源的器件规格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器件,产品的可靠性和EMI性能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对气体、开口率、电极结构、障壁结构、驱动线路等进行研究和开发,达到低功耗、高效率显示的目的;通过对新型电极浆料、介质浆料、障壁浆料、荧光粉浆料、高速驱动技术及FHD的单扫技术等的开发,可提高PDP亮度和分辨率;通过器件、结构件一体化设计、新型工艺设备开发,达到简化工艺的目的。通过制造过程良品率的提升,提高PDP产品成本竞争力。

  3、OLED技术方向

  由于OLED具有自发光和薄膜结构的优点,除了AMOLED和PMOLED器件应用技术的开发之外,柔性显示以及OLED白光照明将是OLED重要的拓展领域。

  困扰OLED柔性显示的主要问题是器件的寿命很短、制作过程中基板的形变无法控制,因此解决基板的气密性和封装技术及显示器的制备工艺是OLED柔软显示器的主要课题。

  OLED具有可做面光源、节能、低热量、重量轻、薄型化和可实现柔性照明的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照明技术。目前市场上推出的OLED照明产品的发光效率约为20lm/W,寿命为6000小时,但成品率和照明亮度还不理想。需要解决发光效率、寿命及低成本技术的问题。

  在OLED材料方面,OLED发光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红、绿、蓝三色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均基本满足实用化需求。但色纯度、发光效率、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特别是色纯度好、发光效率高的深蓝色材料仍然是OLED的主要瓶颈之一。此外,适用于AMOLED的有机材料开发仍然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OLED器件设计和制备方面,PMOLED技术及其制造工艺已经成熟,并进入了产业化阶段。中小尺寸的AMOLED显示技术也已取得重要突破,进入产业化初夜。大尺寸AMOLED显示技术是当前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其核心技术仍是TFT基板的制备技术。

  总之,OLED技术已经初步满足实用化的要求,并在材料、彩色化、大尺寸、柔性显示、照明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长远来看OLED未来将沿着中小尺寸-大尺寸-超大尺寸、无源-有源、硬屏-软屏的方向发展。

  4、FED技术方向

  除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外,FED的发展有望拓展至背光源与照明领域,采用二极式碳纳米管FED技术,配合驱动电路,可实现高亮度、低功耗、区域调光。在显示方面,未来的工作朝改进型Spindt技术、微纳冷阴极技术或基于低逸出功材料的印刷技术方向发展,预期2012前完成背光源或照明产品的中试甚至规模量产,2015年开始进行显示产品的中试与量产。

  5、电子纸技术方向

  浏览“电子出版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阅读方式而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希望研制一种低能耗、高反射、宽视角、超薄轻便的便携式显示器。电子纸显示技术(E-Paper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希望变为现实,并使平板显示技术开拓了媒介产品领域的应用空间。

  电子纸按种类可分为电泳显示、胆固醇液晶显示技术、双稳态向列项液晶显示和电润湿显示技术等几种。

  目前电子纸的主流产品是电泳显示电子纸,主要供应商是台湾元太科技(E-Ink国际控股公司)的子公司E-Ink,由于其市场份额占95%以上,处于垄断地位,掌握了市场定价权。这几年应用电子纸的显示屏价格也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而且降价的动力主要是出于做大市场以及与iPad的竞争,而不是同行之间的竞争。

  由于纳米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还处于彩色显示的商业化初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完善彩色显示技术,开发市场。其技术发展趋势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静态显示向动态显示发展。目前开发的电子纸张大多只能显示单色静态图像,开发能够实现彩色显示以及动态图像的产品是电子纸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产品的响应时间大约为150~200ms,与LCD显示器的5ms相比慢很多。要想提高电子纸的动态显示效果,提高其响应时间是当务之急。

  (2)双色显示向彩色显示发展。通过层迭彩色滤色器来实现彩色显示,是电子纸实现彩色化的途径之一。

  (3)硬质显示向柔性显示发展。大力开发适合低温工艺的a-SiTFT技术,氧化物半导体TFT和有机TFT是低温工艺TFT的方向,可作为柔性基板电子纸的突破口。

  (4)成本偏高向低生产成本发展。低成本制作方面主要是开发和采用卷对卷的工艺技术,这种工艺和传统的平板显示工艺完全不同,工艺简单,效率高,设备也便宜,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是电子纸生产的最终目标。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展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产能利用率下降,面板生产厂商遭遇严重亏损,新增投资预算收缩和延缓,DisplaySearch预计2011年行业收入增速仅为4%,全球平板显示产业面临重新洗牌。这种情况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中国企业获取技术转让、扩大产能、借力进军高端市场等都提供了可能。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平板显示最大消费市场,随着技术进一步升级,LED背光电视、3D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类产品的消费将推动产业发展。再加上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都会给市场带来促进作用,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仍令人兴奋,近两年全球产业投资基本集中在中国大陆。虽然原材料、基础零部件本土化配套不足,但中国大陆在整机后端配套方面,产业链完整,中国的平板显示生产制造企业有易于融入市场的先天优势。

  面对机遇,我国平板显示产业也面临更多挑战。技术方面,高分辨率、低功耗、低成本等新技术开发上上还存在差距;专利方面,由于核心专利壁垒的保护,中国大陆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环保方面,电子信息类产品正向节能、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技术要求和门槛更高,所需技术研发和投资更大;人才储备、产业链配套等环节仍是软肋,而物流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不利因素。

  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中国国情制定产业政策,做好“十二五的战略规划和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77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