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的组织模式设计
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从此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
(4)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互联网互联。
2.推广阶段
在推广阶段(1996-1998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
①1997年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实现了互联互通。
②1996年2月1日,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③1996年4月9日,原邮电部发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④1997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
⑤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⑥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⑦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⑧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
⑨1998年3月16日,163.net开通了容量为30万用户的中国第一个免费中文电子邮件系统。
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与交往习惯的同时正为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催生着新的观念、模式与力量。
3.网络大潮阶段
网络大潮阶段(1999年—2002年底)是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①电子政务、网络媒体、数字图书馆、网络教育、企业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络游戏、网上音乐视频、网络广告等互联网服务业务领域的发展,尤其网上零售业开始受到关注,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引人瞩目。
②从1998年开始,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电子商务开始突现出来。
③到1999年,主要的投资热点实际上已经转向业务重组。
对于目前占到中国企业总数95%的中小企业,《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828电子商务交易额为4809亿元,未来几年将有更大的发展,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0%以上,至2012年交易规模有望突破7.5万亿元。
进入2000年,商业模式的创新处于一种“高潮”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互联网自己的创新活力创造出许多传统领域中没有的商务模式,如网上零售、网上拍卖及各种从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转向专业细分的行业商务门户,只是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进行“圈地运动”,它本身并没有发展到一个很实质的阶段。因为此时的互联网还是一个窄带的互联网”。
2000年以后“无线互联网”又创造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它们与前面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宽带互网”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又在随后的两到三年间被推出来,它是传统的电子加互联网模式。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以文字、图片、平面操作系统为主的二维互联网虚拟世界开始向以视频、声音、三维应用系统为主的三维互联网进化。
4.繁荣与未来阶段
繁荣与未来阶段(2003年至今)也是应用多元化到来的阶段,互联网逐步走向繁荣。
来自新华网的统计,全球网站总数已突破1亿,如图1—2所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当时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网民数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年增长率高达190.4%,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国家顶级域名.CN:2007年CN域名数量已达到900万个,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四倍;CN域名下网站数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0.6万个,在150万的网站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CNNIC报告首次对新增网民构成进行了细化分析。2007年新增网民中,向各层次扩散的趋势明显: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互联网。
……
(4)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互联网互联。
2.推广阶段
在推广阶段(1996-1998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
①1997年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实现了互联互通。
②1996年2月1日,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③1996年4月9日,原邮电部发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④1997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
⑤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⑥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⑦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⑧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
⑨1998年3月16日,163.net开通了容量为30万用户的中国第一个免费中文电子邮件系统。
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与交往习惯的同时正为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催生着新的观念、模式与力量。
3.网络大潮阶段
网络大潮阶段(1999年—2002年底)是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①电子政务、网络媒体、数字图书馆、网络教育、企业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络游戏、网上音乐视频、网络广告等互联网服务业务领域的发展,尤其网上零售业开始受到关注,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引人瞩目。
②从1998年开始,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电子商务开始突现出来。
③到1999年,主要的投资热点实际上已经转向业务重组。
对于目前占到中国企业总数95%的中小企业,《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828电子商务交易额为4809亿元,未来几年将有更大的发展,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0%以上,至2012年交易规模有望突破7.5万亿元。
进入2000年,商业模式的创新处于一种“高潮”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互联网自己的创新活力创造出许多传统领域中没有的商务模式,如网上零售、网上拍卖及各种从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转向专业细分的行业商务门户,只是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进行“圈地运动”,它本身并没有发展到一个很实质的阶段。因为此时的互联网还是一个窄带的互联网”。
2000年以后“无线互联网”又创造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它们与前面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宽带互网”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又在随后的两到三年间被推出来,它是传统的电子加互联网模式。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以文字、图片、平面操作系统为主的二维互联网虚拟世界开始向以视频、声音、三维应用系统为主的三维互联网进化。
4.繁荣与未来阶段
繁荣与未来阶段(2003年至今)也是应用多元化到来的阶段,互联网逐步走向繁荣。
来自新华网的统计,全球网站总数已突破1亿,如图1—2所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当时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网民数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年增长率高达190.4%,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国家顶级域名.CN:2007年CN域名数量已达到900万个,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四倍;CN域名下网站数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0.6万个,在150万的网站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CNNIC报告首次对新增网民构成进行了细化分析。2007年新增网民中,向各层次扩散的趋势明显: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