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 ,新用户?[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网络组织的组织模式设计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95 次 字号:

  ③企业知识的集中程度代表了核心要素的集中程度。企业越是做大做强,就越是更加倚重于知识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决定企业命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知识和思想决定企业命运。
  1.1.2 虚拟经济
  ①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问的非线性作用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系统本身的自组织作用却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②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介稳系统,各组成成分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在此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用。
  ③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很大,有时是难以预测和难以承受的。由于企业在虚拟化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人们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一次性的、独特的、无先例可借鉴的。
  1.1.3 网络经济
  1.网络经济的概念
  从企业运行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可以定义为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及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
  依照这个概念,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通过对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整合信息资源,从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在网络经济模式下,社会运行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垄断和信息资源不均衡分布被打破,电子商务正日益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主宰。
  2.网络经济的特征
  (1)信息技术是基础
  信息技术把遍布全球的企业、经营单位和业务职能悄无声息且持续不断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前所未有且不露痕迹地在不同的业务职能、不同的经营机构和地域界限问传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减少核心业务流程的成本(即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透明度高
  由于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直接联系的大量机会,消费者选择生产企业的空间和自由度越来越大。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得到所需要产品的各种信息,并可以通过对不同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的分析比较,直接选择满意的个性化商品与服务。这种方式大大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网络经济使企业透明度大大增加,降低了市场进入障碍,留住客户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客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集成度高
  网络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通过信息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进行综合集成,从而可以实现整体优化。虚拟企业有了其发展和成长的条件,企业只要构建起联系供应链各环节的网络,就可以由主导企业将先进技术规范设计的数字化图纸通过网络分别传输到在技术、装配、经济等方面都最合适的节点处进行制造,并在地理位置合适的节点处组装后直接交付给顾客。这样,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并缩短交货期,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及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1.1.4 创意经济
  1.创意经济的概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而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根据这个定义,英国政府将广告、设计、电影、出版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由此,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就是创意经济。
  2.创意经济的特征
  (1)创意力带来价值
  创意力包括再思考或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似乎杂乱无章或截然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线索的能力、实验的能力、敢为人先的能力、修改规则的能力、想象未来方案的能力。早在20年前,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2)制创权至上
  在全球智慧和劳动力合作无间的“扁平世界”,谁控制了“制创权”谁就能站在全球化产业链的顶端。有资料显示,创意经济现在每天能够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如美国为14%、英国为12%。例如,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已经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占其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
  (3)占领价值链高端
  创意立国、创意兴国正是那些沦为“世界工厂”国家的最终梦想,占领价值链高端将成为国家竞赛的核心战。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甚至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中国而言,持续至今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模式让中国在世界商业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但也正是劳动密集型、经济粗放型与微利增长型使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口号的提出将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一步。
  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如新石器时代、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等,而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冲击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项技术:从宽度维度波及到从人到组织以至于整个社会;从深度维度创造了虚拟空间;在时间维度上是从未有过的迅速和猛烈。互联网正在创造神奇,而这些神奇的产生正是来自互联网的结构所释放出的能量,因为这种结构既具有很好的硬环境支持,同时又具备灵活独特的软技术特征。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虚拟性和有限感官体验等,使人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在互联网上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换言之,网络顺应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规律,通过对网络的规范,就可能充分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意志与行为。互联网的成功一是在于网络的开放性,二就是形成了新的为人们所接受的网络文化价值观。
  1.2.1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1987-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学术阶段,从技术上和应用上都是初期的探索,还没有开始商业化,主要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和网络产品的自主开发生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联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联入互联网的问题。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人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联入互联网的第一根专线,之后开始了以下四大互联网主干网的相继建设,使我国的互联网初具雏形。
  (1)科技网
  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简称“百所联网”工程)。随后的l996年2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以NCF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科学院互联网络正式命名为“中国科技网(CSTNet)”。
  (2)金桥网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联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人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3)公共服务平台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通64K专线,开始向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形成了公共服务平台,即中国公用
共4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85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