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捷
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连捷(1908 06.17 - 1992 01.11),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1908年6月17日,卒于1992年1月11日,享年84岁。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学学科创始人之一。李连捷于1927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28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先攻读生物学,后改学地质地理学,1932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应聘于北平中央地质调查所;1940年,被派往美国考察水土保持并深造于田纳西大学农学院;1941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继续深造;194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应美国军事制图局之聘到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军事地质组工作。
李连捷回国后,被聘为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并与侯光炯、马溶之、熊毅、李庆逵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土壤学会,他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7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与陈华癸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土壤肥料学系,并在陈华癸之后担任系主任;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遥感培训及应用中心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还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队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连捷学识渊博,学术思想敏锐。他在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就卓著,并在土壤微形态、农业遥感等方面有开拓性建树。他翻译出版了土壤学名著《中国之土壤》、《土壤地理的微形态特征》和《土壤系统分类原理》。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他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地貌和第四纪地质与土壤的形成,特别是对华南热带、亚热带的红壤形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对中国土壤分类和土壤资源的调查,有独特的贡献。
李连捷所做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世界土壤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首次就土壤分类提出了3个土纲:自型土纲、水型土纲和复成土纲;20世纪50年代,为开拓西藏的农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揭开世界屋脊的奥秘及为后来的科学考察和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不顾年事已高第一个报名参加河北省曲周县综合治理盐碱地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并在几年之内就将昔日的盐碱地治理成米粮仓,其成就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他还应邀到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进行草山的开发治理研究,为中国华南黄壤地区山地合理开发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摸索出一条经验。鉴于他在土壤学上的卓越贡献,他被邀请出席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对于李连捷的学生来说,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授、科学家。他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他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他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都是从书本上得不到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他坚决反对“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处世哲学。对社会问题和学术问题,他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决不趋炎附势、推波助澜。
李连捷,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我国的土壤发生分类、土壤地理分布和土地资源调查及区域评价进行了大量工作和深入研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农业遥感中心,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连捷,1908年6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在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28年,日本侵略军出兵侵占济南,造成济南惨案。李连捷被迫离开济南,转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生物学和地质地理学,1932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被聘为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曾协同美国土壤专家梭颇(J.Thorp)到全国许多省份进行土壤、地质等调查,发表论著9篇。
1940年,李连捷获中华文化基金奖,被派往美国考察水土保持并深造。1941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农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秋季转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边学习边研究有关土壤发育速度的课题。他以印第安人在1800年前用“卑罗软黄土(Peorian loess)”营造的墓地为时代标志,并根据碳酸钙、小于0.2微米粘粒的移动、盐基交换、无机碳总量等土壤参数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来计算土壤发育的速度。这项工作受到美国有关方面的重视,作为伊利诺斯大学农学系的论文发表。1944年,李连捷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应美国军事制图局之聘到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军事地质组工作,专门从事土壤地理分布与行军条件,土壤学在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制图。在美国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参观访问了二十几个州的农业院校、试验场和水土保持站,足迹遍及大半个美国。
李连捷经过对中国、美国主要农业区的土壤、地质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土壤学、土壤地理、土壤制图、土地资源的分级与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造诣,本可留在美国工作,但他思念着正在遭受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的灾难深重的祖国,谢绝了美国朋友真诚的挽留,于1945年6月毅然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回国后,李连捷为了科学,为了民主,经多方奔走与联络,与同事熊毅、侯光炯、李庆逵、马溶之等,并联合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室、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土壤工作者发起成立了中国土壤学会,借以团结全国土壤科技工作者,振兴祖国的土壤科学。当时参加学会的有六七十人,李连捷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7年,李连捷应北京大学农学院之聘,任土壤学教授、土壤系主任。1949年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后,任土壤农化教研组主任,为我国土壤科学培养人才。
1951年,他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派遣,两次去西藏考察,为开拓世界屋脊的农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54年,他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受聘为高等教育部一级教授。
在五六十年代,他多次会同北京市和全国的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综合考察队,到北京山区、新疆、东北、西北、黄河后套、海南岛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土壤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不但取得了宝贵的资料,而且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提出规划和设计,以及开发和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当时已经年近花甲的李连捷随北京农业大学迁出北京,下放到陕西省甘泉县清泉沟。
1973年,李连捷由农村返回北京,就立即着手翻译《土壤地理的微形态特征》一书,后去河北省曲周县参加治理盐碱地工作。1976年他又到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进行草山的开发治理研究。由于这项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82年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一等奖”。
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荣获“科学大会奖”。会后,他参加了以李庆逵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土壤学会代表团赴加拿大埃德蒙顿出席第十一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于会后到加拿大东部十多个省考察。同年,又代表农业部赴意大利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商在我国筹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