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权
梁树权
梁树权,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30年代以化学法测定铁原子量,所测得的数值沿用多年。自1938年起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曾系统研究稀土与稀有元素的分析化学,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数据。他还热心于审定化学名词与编辑化学刊物等工作,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梁树权-生平概况
梁树权,字德彬,号潄泉。1912年9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父亲梁可先,美国阿默士特农业学院毕业。母亲邝文芳,婚前任教中学。梁树权幼时母亲为他启蒙。1918年至1921年他在广东省香山县(后改中山县)雍陌村小学肄业。1921年秋入北京汇文小学,1924年夏毕业。继续升入汇文中学(今北京26中学)。1927年读完高中一年级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该校本科理学院化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地质专报》上以中、英文同时发表,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一生从事分析化学的基础。1933年梁树权入北平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助理员,从事矿物、岩石的化学分析。次年去德国明兴大学化学系深造。他用了两学期的时间取得报考主试资格并通过考试。后随何尼斯密教授从事原子量测定。完成毕业论文后,于1937年12月经该校化学系主任、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维兰德教授主考口试及格,获自然哲学科博士。1938年,他感到国难深重,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分析化学系做博士后一学期即返回祖国。他辗转经越南海防、河内、昆明抵达成都后,任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兼国立中央技艺学校皮革科教员。次年秋应聘去重庆,在重庆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8年,其中后6年兼任系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央工校、兵工学校、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等校教职。
1945年中央研究院聘任梁树权为该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当时化学所在昆明,因交通困难未能前往,迟至该所迁回上海后,于1947年秋到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该所改为物理化学研究所,1952年迁所至长春综合研究所,次年梁树权被调至沈阳金属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选矿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又到上海冶金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冶炼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1954年调北京,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工作,直至1956年化学研究所成立后工作迄今。
1955年梁树权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院士),并曾先后任北京大学(5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1958-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70年代)、上海工业大学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80年代)以及西北大学(1991年至今)等校兼职教授。
梁树权-铁原子量
梁树权重视实验多于理论。他认为没有实践证明,理论总归是空的。当然理论也不可少,但应来自实践。他膺服齐格勒(196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话:“没有实践,理论就不值一文。请勿沉沦于灰色的理论,做实验吧。”更早的荷兰寿尔也说:“理论引导我们而实验作出决定。”这些话可以代表他个人的治学态度。分析化学主要分为化学法与仪器法。梁树权认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应兼容并蓄。原子量测定主要有化学法与物理法。后者以质谱仪为工具,摄取一元素的质谱图。从该图谱线的位置及强度(分别代表一元素的各同位素的质量和相对多寡),计算得出原子量。30年代,质谱仪的准确度尚不及化学法。化学法系采用一元素的氯化物或溴化物,使之与硝酸银作用。先用比雾法求得卤化银的当量点,即该元素对银的当量。再加过量的硝酸银,使卤化银定量沉淀。经过滤,称卤化银重,藉重量法再求得该元素与银的重量比。这一测定方法,原理似不甚复杂,但要把它测得准确决非易事。实验过程中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误差降至最低限度,因此,所用药品从市售最纯品再自行提纯;所用器皿均为石英或铂制;所用天秤系向工厂特别定制,能称至十万分之一克。更关键的是没有纯熟的实验技术和精湛的化学知识是难以完成这一测定的。梁树权精心制备与提纯了全部药品,经过十余次的反复测定求得:
Fe=55.850(O=16.0000)
梁树权的博士论文发表后的次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根据这个数值,制订了铁原子量为55.85。1961年,为了物理与化学的原子量标度统一,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十一次大会讨论通过改用C12=12为标度,因此,铁原子量换算为55.847,而非修订。应该说梁树权测定的数值沿用多年,实验结果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梁树权最早的学术成就,是年他仅25岁,成为30年代获得重大成果的化学家之一。
梁树权-分析数据
梁树权鉴于中国稀土资源丰富,遂于1952年结合国家需要,确定以稀土分析为重点,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包头白云鄂博矿是中国特有的复杂矿石,按一般铁矿分析方法是无法解决分析问题的。因为它含有氟化物和稀土、铌、钽等稀有元素。从溶解矿样、分离和测定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难。例如,首先碰到样品不能溶解;同时因它含氟,影响二氧化硅的测定;它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稀土,越远离铁矿体越多,怎样解决铁与稀土的分离:怎样建立稀土分析方法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梁树权领导工作组的同志们,应用他广博的分析化学知识,一一解决了该矿的各项分析任务,为这项国家重点任务拟订了各项分析方法和分析了一定数量的矿样,弄清了这个复杂矿的组成成分,从而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同时还通过这项任务促进了分析方法的研究。1978年梁树权的研究集体曾以“包头白云鄂博矿稀土及稀有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获科学大会奖及中国科学院成果奖。
50年代初期,梁树权还在研究含氟铁矿石的烧结和冶炼时,对附近空气、水质的影响,在现场进行了初步探测,这是中国环境污染研究最早的工作之一。
梁树权-无机痕量元素
70年代末期,梁树权虽已年过花甲,却以极大的热情、百倍的努力投身于无机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与测定的研究工作。痕量元素的分析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当前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尚不能完全满足生产与科研的需要。为了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梁树权在助手的协助下,那浮选法、液-液萃取法、固-液萃取法负载树脂法、流动注射分析法、AAS测定法、萃淋树脂法等方法分离、富集与测定水溶液中的钪、镧、铈、镨、钕、金、银、钯、铂等痕量元素。例如采用氢氧化铁沉淀和油酸钠浮选曾富集ppb级(10-9)钪(即相当于1吨水中含1mg钪)。他们还从事高分子显色剂的合成与应用的研究,首次制得两种水溶性高分子显色剂,并已用这两种试剂制订了铝、镁、钪、铟的光度测定方法,为分析用有机试剂提供了新品种。80年代初,梁树权等从事了血清样品中痕量铁、铜、锌、锰等分析方法的研究,并与北京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协作,采用超微量分离技术和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了用一滴血清测定铁和总铁结合力的方法,为婴幼儿屏气发作病因及其治疗提供了依据。他还初步阐明了锌、铜含量的变化与癫痫患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上述成果曾获北京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的4项科技成果奖。
梁树权-名词审定
梁树权在本职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长期兼任期刊编辑工作、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与化学试剂等大量工作。1940年梁树权加入中国化学会为永久会员,曾任该会常务理事、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化学》第三届编委(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