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洞
起了巨大的震惊和悲痛,唁电雪片般自国内外飞来,人们怀念他杰出的成就和高尚的品格,痛悼数学巨星的殒落。
潘承洞,数学家,1934年5月26日生于江苏苏州,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当时,中国高校刚调整院系,许多著名学者,如江泽涵、段学复、戴文赛、闵嗣鹤、程民德、吴光磊等为他们讲授基础课。以具有许多简明、优美的猜想为特点的数学分支——数论,在历史上一直使各个时期的数学大师着迷,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仍是未解决的问题。这些猜想深深地吸引着潘承洞。在闵嗣鹤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他选学了解析数论专门化。1956年大学毕业,他留北京大学数力系工作,翌年2月,成为闵嗣鹤的研究生。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近代解析数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为了研究数论中的著名猜想,一些重要的新的解析方法,如大筛法、黎曼ζ函数与狄利克雷L函数的零点分布、塞尔伯格筛法等,成为解析数论界研究的中心问题。闵嗣鹤教授极有远见地为潘承洞确定了研究方向:L函数的零点分布及其在著名数论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期间,他还有幸参加了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的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并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讨论,得益非浅。1961年3月起潘承洞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任见习助教。
1973年,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著名论文发表后,潘承洞又开始了解析数论研究。他这一时期工作的代表性论文是《一个新的均值定理及其应用》。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并证明了一类新的素数分布的均值定理,给出了这一定理对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在内的许多著名数论问题的重要应用。1982年,潘承洞发表了论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新尝试》,提出了与已有研究截然不同的方法,对哥德巴赫猜想作了有益的探索。1988—1990年间,他以《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估计》为题发表了三篇论文,提出了用纯分析方法估计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小区间上的三素数定理。
1981年潘承洞与其胞弟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出版,书中对猜想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介绍与有价值的总结,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一致好评。
自1978年以来,潘承洞已经指导培养了十多名博士研究生和近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于秀源。从80年代中期开始,潘承洞和同事们在山东大学开始建立数论应用的研究队伍,并培养这方面的研究生。
1978年5月,潘承洞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到1984年6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主任。1984年7月起,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86年底,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1991年,潘承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潘承洞还担任了一些社会工作,现任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数学年刊》常务编委。
潘承洞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潘承洞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因在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中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前还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评审组组长[3]。
【潘承洞-个人荣誉】
潘承洞,数学家,1934年5月26日生于江苏苏州,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当时,中国高校刚调整院系,许多著名学者,如江泽涵、段学复、戴文赛、闵嗣鹤、程民德、吴光磊等为他们讲授基础课。以具有许多简明、优美的猜想为特点的数学分支——数论,在历史上一直使各个时期的数学大师着迷,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仍是未解决的问题。这些猜想深深地吸引着潘承洞。在闵嗣鹤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他选学了解析数论专门化。1956年大学毕业,他留北京大学数力系工作,翌年2月,成为闵嗣鹤的研究生。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近代解析数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为了研究数论中的著名猜想,一些重要的新的解析方法,如大筛法、黎曼ζ函数与狄利克雷L函数的零点分布、塞尔伯格筛法等,成为解析数论界研究的中心问题。闵嗣鹤教授极有远见地为潘承洞确定了研究方向:L函数的零点分布及其在著名数论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期间,他还有幸参加了华罗庚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的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并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讨论,得益非浅。1961年3月起潘承洞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任见习助教。
1973年,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著名论文发表后,潘承洞又开始了解析数论研究。他这一时期工作的代表性论文是《一个新的均值定理及其应用》。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并证明了一类新的素数分布的均值定理,给出了这一定理对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在内的许多著名数论问题的重要应用。1982年,潘承洞发表了论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新尝试》,提出了与已有研究截然不同的方法,对哥德巴赫猜想作了有益的探索。1988—1990年间,他以《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估计》为题发表了三篇论文,提出了用纯分析方法估计小区间上的素变数三角和,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小区间上的三素数定理。
1981年潘承洞与其胞弟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出版,书中对猜想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介绍与有价值的总结,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一致好评。
自1978年以来,潘承洞已经指导培养了十多名博士研究生和近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于秀源。从80年代中期开始,潘承洞和同事们在山东大学开始建立数论应用的研究队伍,并培养这方面的研究生。
1978年5月,潘承洞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到1984年6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主任。1984年7月起,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86年底,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校长。1991年,潘承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潘承洞还担任了一些社会工作,现任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数学年刊》常务编委。
潘承洞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潘承洞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因在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中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前还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评审组组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