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
家,先生说他是有愧的,解放后真正能让他专心做科研的时间才5年多一点,而站讲台的时间长达15年。从解放后到文革前,北大化学系有机化学大课全是邢先生主讲的,他热爱教师这个职务,并且是一位称职的化学教师,他乐于人们称他为化学教育家。刘若庄(当过邢先生的助教)先生说,他的讲课之所以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且极具启发性,是由于他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对有机化学知识熟透了!
先生不仅课讲得好,而且乐于解答听众的问题,无论课上或课下,校内或校外。先生还非常关心教材建设,甚至是中学化学教材建设,他所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不仅被评为优秀教材,也是他对化学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丰碑。
1.中学化学的任务与要求.化学教育,1988,(6):1-3.
2.致1987级新同学.大学化学,1987,2(4):1-2.
3.重视实验工作.光明日报“科学家论坛”,1981-1-16.
4.有机化学的任务与学习.化学通报,1987,(4):66-67.
5.振兴中华,责无旁贷.北京盟讯,1983,(1):5.
6.化学教育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动向.化学教育,1989,(4):5-7.
重视实验工作是其中心思想。为什么邢先生主动请缨要担任化学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而且不知疲倦的在各种报刊上,在不同场合里鼓吹化学实验工作的重要性呢?邢先生自己并没有说明,我猜想与那个时候化学界出现的理论风有关。研究化学总是要靠化学实验而不能仅靠解波函数吧!理论固然重要,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邢先生正是担心由于某些化学名家的倡导而把化学教育这本经念歪了。现在看来,今天重温先生的教导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近日,一友人问我,何干?答曰:“正在写关于邢其毅先生的追思文章”。他说:“要写出真正的邢其毅。黄万里的‘花丝小语’中的鄄无忌就是以邢其毅为原型的!”黄万里何许人也?他是一位水利专家,因为反对在三门峡上拦黄河水建坝而被错划右派的人。友人的话触动我深思。检索1957年报章,关于党对高校、科研单位的领导问题是1957年上半年,特别是“鸣放”时期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邢其毅认为,应该把制定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对科学工作的实际领导分别对待。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科学发展方向,只能由党和国家来做,而科学研究的具体范围和方法途径,要由科学技术人员去做。不管执行具体任务的人是不是党员,他只要遵照既定的方针,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根本不存在党能不能领导科学的问题(《划清范围,加强领导》,人民日报,1957年4月25日)。
当时强调的是党要领导一切,邢其毅的这番发言为他招来了大祸。据悉,大字报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幸亏5月16日毛泽东起草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中提到,“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包括北京大学傅鹰化学教授在内,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指示下达以后,救了傅鹰,也救了邢其毅。邢其毅虽免予右冠,但中右的帽子是少不了的。中右者,内部控制使用之谓也!由此,邢其毅也就当不了北大化学系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领导小组组长了,组长就由化学系1955年毕业留校的一位女教师担任。于是就发生了讲师领导教授、学生指挥老师的局面。现在大家认为不可思议,但在1958年却是平常之事。邢其毅正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局面,明知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科研不对头,但却无力反对;另一方面,对接肽合成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他又必须负指导责任。这是一个艰难选择,也是始终埋在先生心中的一块疙瘩。幸亏此事在原北京大学总支书记文重临终前说清楚了。邢先生谅解了。邢先生夫妇还主动去探望了文重,此事终于有了了结。笔者本无意在此陈述这些陈年旧事,但至今还有一些人借口邢其毅先生不是北大化学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组长而否定先生的学术领导地位,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先生不仅课讲得好,而且乐于解答听众的问题,无论课上或课下,校内或校外。先生还非常关心教材建设,甚至是中学化学教材建设,他所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不仅被评为优秀教材,也是他对化学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丰碑。
思考——20世纪80年代的邢其毅教授
先生在当选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期间,曾主动提出兼任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不是挂名,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工作。在这期间,他发表了多篇有关化学教育的文章:1.中学化学的任务与要求.化学教育,1988,(6):1-3.
2.致1987级新同学.大学化学,1987,2(4):1-2.
3.重视实验工作.光明日报“科学家论坛”,1981-1-16.
4.有机化学的任务与学习.化学通报,1987,(4):66-67.
5.振兴中华,责无旁贷.北京盟讯,1983,(1):5.
6.化学教育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动向.化学教育,1989,(4):5-7.
重视实验工作是其中心思想。为什么邢先生主动请缨要担任化学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而且不知疲倦的在各种报刊上,在不同场合里鼓吹化学实验工作的重要性呢?邢先生自己并没有说明,我猜想与那个时候化学界出现的理论风有关。研究化学总是要靠化学实验而不能仅靠解波函数吧!理论固然重要,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邢先生正是担心由于某些化学名家的倡导而把化学教育这本经念歪了。现在看来,今天重温先生的教导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近日,一友人问我,何干?答曰:“正在写关于邢其毅先生的追思文章”。他说:“要写出真正的邢其毅。黄万里的‘花丝小语’中的鄄无忌就是以邢其毅为原型的!”黄万里何许人也?他是一位水利专家,因为反对在三门峡上拦黄河水建坝而被错划右派的人。友人的话触动我深思。检索1957年报章,关于党对高校、科研单位的领导问题是1957年上半年,特别是“鸣放”时期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邢其毅认为,应该把制定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对科学工作的实际领导分别对待。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科学发展方向,只能由党和国家来做,而科学研究的具体范围和方法途径,要由科学技术人员去做。不管执行具体任务的人是不是党员,他只要遵照既定的方针,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根本不存在党能不能领导科学的问题(《划清范围,加强领导》,人民日报,1957年4月25日)。
当时强调的是党要领导一切,邢其毅的这番发言为他招来了大祸。据悉,大字报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幸亏5月16日毛泽东起草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中提到,“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包括北京大学傅鹰化学教授在内,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指示下达以后,救了傅鹰,也救了邢其毅。邢其毅虽免予右冠,但中右的帽子是少不了的。中右者,内部控制使用之谓也!由此,邢其毅也就当不了北大化学系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领导小组组长了,组长就由化学系1955年毕业留校的一位女教师担任。于是就发生了讲师领导教授、学生指挥老师的局面。现在大家认为不可思议,但在1958年却是平常之事。邢其毅正是处于这样的尴尬局面,明知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科研不对头,但却无力反对;另一方面,对接肽合成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他又必须负指导责任。这是一个艰难选择,也是始终埋在先生心中的一块疙瘩。幸亏此事在原北京大学总支书记文重临终前说清楚了。邢先生谅解了。邢先生夫妇还主动去探望了文重,此事终于有了了结。笔者本无意在此陈述这些陈年旧事,但至今还有一些人借口邢其毅先生不是北大化学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组长而否定先生的学术领导地位,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