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
9—18,199—50;Heath,A.Chem.Eng,1970,77:60—2.
9 戴乾圜,余社栋,邢其毅.对位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的Dakin-West反应.科学通报,1957,23:719.
10 邢其毅,张景祥.防已诺林碱的结构.化学学报,1957,23:405—410.
11 邢其毅.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
12 李崇熙,陆德培,邢其毅等.含半胱氨酸多肽的研究Ⅰ.化学学报,1963,29:131—142.
13 贾忠建,邢其毅.β-5,5-二取代乙内酰脲丙酰肼的合成.化学学报,1963,29(6):433-38.
14 邢其毅.有机化学中的电子理论.译自Baker J.W.原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5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cademia Sinica,Department of Chemistry,Peking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The total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insulin.Kexue Tongbao,1966,17:241-276.
16 Hsing C.Y.King S.Li G.B.2,4—Disubstituted—2,3-dihydrobenzo-(1,5)-thiazepines.Acta Chemica Sinica,1966,32:247—251.
17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983.
18 Li C.H.,Yieh Y.H.,Hsing C.Y.etal.3-Aminoacylte trahydrothiagole-2-thione as an active amide for peptide synthesis.Tetra.Lett.,1981,22(36):3467-3470.
19 邢其毅,王显仑,金声等.白兰花香气的化学成份研究.化学通报,1981(9):9.
20 邢其毅.共振论回顾与瞻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1 张晓林,金声,邢其毅.北京妙峰山玫瑰花头香成分分析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5(4):8-14.
22 李根,李崇熙,邢其毅.苯并恶唑酮(BOO)多肽合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7(12):18-20.
23 Lu Y.C.,Jin S.,Xing Q.Y.Theoretical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1,5-benzodiazepines and benzothiazepine.J.Mol.Structure(Theochem),1988,167:253-267.
24 邢其毅.合成的魅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5 Yang L.,Ye Y.H.,Xing Q.Y.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water soluble oligopeptides and amino acids of Ginseg.Chinese Chem.Letters,1901:51-54.
26 陈家华,林袒铭,邢其毅等.西藏高原盐湖植物——杜氏藻的香气成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4):383-386.
忆邢其毅教授(作者:张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邢其毅教授从苏北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授。我则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从海外归来,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得到一个教授有机化学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2年提出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仿照前苏联把工程学科和文理法学科分别组成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北京的3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组成了今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3校的化学系合而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我与邢其毅教授有幸相识并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同事,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1952年院系调整后,邢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他对有机化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国际上的发展态势都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上,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独立承担了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以及教研室的事务和规划工作,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普遍爱戴。与此同时,他还受教育部的委托,编著了国内首部百万字的大学有机化学教材。他为了繁重的教学和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常因劳累过度而不时发作胃溃疡病,最终施行了切除手术。
1953年,教育部为开展基础研究,分配来若干位研究生。当时教研室的3位教授各配备4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解放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9年初,邢其毅教授迎来了一项研究任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提出全合成胰岛素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并邀请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参加协作。邢先生接受了这一任务,先后和几位青年教师远赴上海,与两所通力合作。当时美国和德国已各有一个研究组从事这一课题,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势头。结果是美、德、中3组分别在1963、1964和1965年报导了合成的完成。这里要指出的是,美、德两家的合成是通过监测生理活性证实的,而我国的合成则是以得到胰岛素晶体完成的。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是建国以来一项出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香港求是基金的奖励。
邢其毅教授在北京大学工作50多年,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他培养的新一代学者遍布国内外。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为纪念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给在北京大学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版个人论文集。在《邢其毅论文集》中收录了60多篇中英文论述,从中可以窥见邢其毅教授在
9 戴乾圜,余社栋,邢其毅.对位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的Dakin-West反应.科学通报,1957,23:719.
10 邢其毅,张景祥.防已诺林碱的结构.化学学报,1957,23:405—410.
11 邢其毅.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
12 李崇熙,陆德培,邢其毅等.含半胱氨酸多肽的研究Ⅰ.化学学报,1963,29:131—142.
13 贾忠建,邢其毅.β-5,5-二取代乙内酰脲丙酰肼的合成.化学学报,1963,29(6):433-38.
14 邢其毅.有机化学中的电子理论.译自Baker J.W.原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5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cademia Sinica,Department of Chemistry,Peking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The total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insulin.Kexue Tongbao,1966,17:241-276.
16 Hsing C.Y.King S.Li G.B.2,4—Disubstituted—2,3-dihydrobenzo-(1,5)-thiazepines.Acta Chemica Sinica,1966,32:247—251.
17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983.
18 Li C.H.,Yieh Y.H.,Hsing C.Y.etal.3-Aminoacylte trahydrothiagole-2-thione as an active amide for peptide synthesis.Tetra.Lett.,1981,22(36):3467-3470.
19 邢其毅,王显仑,金声等.白兰花香气的化学成份研究.化学通报,1981(9):9.
20 邢其毅.共振论回顾与瞻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1 张晓林,金声,邢其毅.北京妙峰山玫瑰花头香成分分析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5(4):8-14.
22 李根,李崇熙,邢其毅.苯并恶唑酮(BOO)多肽合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7(12):18-20.
23 Lu Y.C.,Jin S.,Xing Q.Y.Theoretical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1,5-benzodiazepines and benzothiazepine.J.Mol.Structure(Theochem),1988,167:253-267.
24 邢其毅.合成的魅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5 Yang L.,Ye Y.H.,Xing Q.Y.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water soluble oligopeptides and amino acids of Ginseg.Chinese Chem.Letters,1901:51-54.
26 陈家华,林袒铭,邢其毅等.西藏高原盐湖植物——杜氏藻的香气成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4):383-386.
无尽的思念
忆邢其毅教授(作者:张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邢其毅教授从苏北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授。我则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从海外归来,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得到一个教授有机化学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2年提出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仿照前苏联把工程学科和文理法学科分别组成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北京的3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组成了今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3校的化学系合而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我与邢其毅教授有幸相识并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同事,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1937年邢其毅留学回国
邢其毅教授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这是一所德国教会建立和资助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多年历史。其后去美国的伊利诺(Illinois)大学,师从R.Adams教授研读并取得博士学位;接着又去德国的慕尼黑(Munich)大学,在H.Wieland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37年回国,受聘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就在同年7月,日军挑起了卢沟桥事件,引发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抗战期间,出于爱国热忱,邢先生偕夫人参加苏北新四军,从事战地教学和研究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邢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他对有机化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国际上的发展态势都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上,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独立承担了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以及教研室的事务和规划工作,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普遍爱戴。与此同时,他还受教育部的委托,编著了国内首部百万字的大学有机化学教材。他为了繁重的教学和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常因劳累过度而不时发作胃溃疡病,最终施行了切除手术。
1953年,教育部为开展基础研究,分配来若干位研究生。当时教研室的3位教授各配备4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解放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9年初,邢其毅教授迎来了一项研究任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提出全合成胰岛素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并邀请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参加协作。邢先生接受了这一任务,先后和几位青年教师远赴上海,与两所通力合作。当时美国和德国已各有一个研究组从事这一课题,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势头。结果是美、德、中3组分别在1963、1964和1965年报导了合成的完成。这里要指出的是,美、德两家的合成是通过监测生理活性证实的,而我国的合成则是以得到胰岛素晶体完成的。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是建国以来一项出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香港求是基金的奖励。
邢其毅教授在北京大学工作50多年,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他培养的新一代学者遍布国内外。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为纪念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给在北京大学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版个人论文集。在《邢其毅论文集》中收录了60多篇中英文论述,从中可以窥见邢其毅教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