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两弹”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两弹元勋 
  1.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
  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
  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
  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
  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
  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
  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
  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
  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
  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
  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
  研制成了氢弹。
  2.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
  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
  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
  理事长。1983年逝世。
  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
  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负责领导探空
  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
  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
  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
  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
  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
  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4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
  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
  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
  年逝世。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
  、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
  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
  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
  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
  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
  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
  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
  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4.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
  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
  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
  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同年10月
  ,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
  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
  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
  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
  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
  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
  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1985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5.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
  、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
  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
  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
  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
  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
共5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7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