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
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
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
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
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
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
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
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
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
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6.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
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
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
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
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
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
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
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
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
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
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
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
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
。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
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
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
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8.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
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
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
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
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
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地地导弹与液体中
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
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
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19.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
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
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教
授、教授,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
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9届、
第10届中央候补委员,11至14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第9届全国
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
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
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
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
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
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
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
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
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6.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
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
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
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
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
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
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
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
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
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
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
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
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
。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
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
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
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8.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
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
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
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
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
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地地导弹与液体中
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
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
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19.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
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
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教
授、教授,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
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9届、
第10届中央候补委员,11至14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第9届全国
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