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 ,新用户?[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科学网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109 次 字号:
共同主办的。
  ▲我国最大的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启动,两院176名院土动手撰写科普书。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学部和科学时报社共同策划、组织两院院士撰写,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跨世纪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新闻发布会,1999年2月10日在京召开。
  《院士科普书系》编委会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任编委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为编委会名誉主任,两院各学部主任、副主任为编委会委员。
  ▲1999年5月6日,《科学时报》1~3版以3个整版的篇幅刊登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张劲夫的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将密封三十余年的记忆郑重地公之于世。该文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重视,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在科技界引起很大反响。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颁奖大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科学时报社于1999年6月17日迁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从此报社有了自己的办公楼。
  ▲1999年8月25日,《科学时报•中关村周刊》创刊,对开4~8版,彩色印刷。
  ▲1999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为由科学时报社编写的《请历史记住他们》一书题写书名。《请历史记住他们》(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1999年9月13日,《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
  ▲1999年9月14日,《科学时报•农业周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0年7月18日停刊。
  ▲1999年9月16日,《科学时报•成才导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0年9月17日,《成才导刊》改为《大学周刊》。
  ▲2000年1月1日,《科学时报》经批准明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办。
  ▲2000年1月2日,《科学时报》与美国《侨报》合作,在美创办《中国科学周报》,并正式在纽约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周报》在北京编辑,通过互联网传版到纽约,在美国随星期天《侨报》出版发行。《中国科学周报》为对开12版,中文繁体彩色印刷。
  ▲2000年1月29日,《科学时报•工程建设》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0年9月22日停刊。
  ▲2000年3月5日,《科学时报•科学装备》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1年8月21日停刊。
  ▲由科学时报社提出创意并发起组织的一项跨世纪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首批出版,2000年6月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首发式,《院士科普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辑各25册与读者见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院士科普书系》撰写了题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的序言。
  ▲2000年6月16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正式更名为科学时报社。
  ▲2000年8月22日,在科学时报杜党委领导下,召开了科学时报社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
  ▲2000年9月9日,《科学时报•新经济周刊》创刊,对开12版,彩色印刷。该周刊曾在上海设点印刷、发行。2001年11月30日停刊。
  ▲2000年10月9日,《科学时报•创业周刊》创刊,对开8版,彩色印刷。2001年,该周刊曾在深圳设点印刷、发行。
  ▲2000年11月6日至9日,由科学时报社发起并承办,由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周光召、路甬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会上做报告。1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
  ▲2001年2月16日,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要情》2001年第4期载文《(中国科学周报)在美国发行受好评》。该文说:由科学时报社与美国侨报社共同创办的《中国科学周报》于1999年12月19日试刊,2000年1月2日正式出版,在美国发行。一年多来,该报在报道方式上,坚持“好看、实用”的原则,将我国改革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就宣传融于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受到海外读者欢迎。
  ▲2001年3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时报社下属《科技新闻》杂志更名为《科学新生活》,刊号为CN11—4682/Z。该刊系以科学指导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类服务类杂志,发行稳定在8万份,是首都报刊市场上一份有影响的刊物。
  ▲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北京市分会和科学时报社承办的“科学家新世纪论坛”,2001年5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数位中外著名科学家路甬祥、arry Kroto(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波诺学家、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国杰、李三立、匡廷云、朱作言、徐晓白、白春礼分别就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专题作精彩演讲。
  ▲2001年6月14日,召开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
  ▲2001年7月7日至8日,科学时报社2001年度工作会议在山西大同市召开,中科院副院长陈宜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林群、孙儒泳和山西省副省长王昕、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克昌、大同市市委书记靳善忠、市长孙辅智等出席会议。
  ▲2001年8月28日,《科学时报•中学生科技》创刊,这是面向全国初、高中学生的一份周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2年9月8日停刊。
  ▲科学时报社2001年第一届大学工作站会议于9月25日、26日在北京中科院外国专家公寓召开。中科院副院长陈宜瑜、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王杰分别代表《科学时报》的主办和共办单位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3所高校新闻中心、党委宣传部或校刊编辑部的负责人。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科学时报社大学工作站的成立大会。首批43所大学工作站已经确定。
  ▲2001年10月12日,《科学时报•创业周刊》出版“深圳高交会”特刊,彩色印刷28个版,在高交会上发行。
  ▲2002年1月23日,由科学时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组织,566名两院院士投票评出“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国际知名企业首次参与评选活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对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进行精彩点评,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徐匡迪院士宣读评选结果。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院士、潘家挣院士,资深院士王大沂,何柞麻院士、丁夏畦院士、林群院士、贺贤土院士、朱清时院士、李国杰院士、吴国雄院土,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沈保根。
  ▲2002年5月12~14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药学会、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科学时报社、长春生物制品所、长春医药生物技术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药学及医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等9位两院院士和来自全国的200多家医药研发与生产单位的代表500人参加了论坛。
  ▲2002年9月15日,《科学时报�
共6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4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