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 ,新用户?[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院士制度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22 次 字号:


院士制度简介

  院士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17世纪中叶,法国最早建立院士制度。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法国,成立科学院,聘选院士。中国的第一批院士产生于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酝酿建立学部制。195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成立学部。1993年10月,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中国工程院成立。自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同步进行每2年一次的院士增选。1998年7月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年满80周岁的两院院士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或“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两院同时还实行外籍院士制度。


世界主要国家的院士制度

  英国皇家学会(又称伦敦皇家学会)正式名称为伦敦自然知识皇家学会,是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中心。创立于166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牛顿曾任该学会会长24年。现有会员700多名。
  美国全国科学院创立于1863年,是联邦政府的一个科学咨询机构。科学院内最高荣誉为院士称号,由定期的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任期终生。目前全院院士有1500名左右。此外,美国还设有全国工程科学院和全国医学科学院,在组织上与全国科学院平行。全国工程科学院现有院士1500名左右,全国医学科学院现有院士700名左右。
  俄罗斯科学院前身是苏联科学院,院士通过选举产生,为科技界最高终生荣誉。
  瑞典皇家科学院成立于1739年,当65岁以下的院士少于134名时,科学院将进行选举补足。自1900年以来,瑞典皇家科学院即着手诺贝尔奖的评选和颁发工作。


中国的院士制度

  中国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时其成员称为“评议员”。1946年,中央研究院决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中国最早的院士诞生。当时,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以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所为主要基础建立起来,它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回国后即酝酿学习苏联经验,建立学部制以加强学术领导和管理,并拟待条件成熟时选举院士(当时称为学部委员)。1954年中科院开始筹备建立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学、技术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四个学部,向全国自然科学家发信,请他们推荐学部委员人选。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学部,参会的学部委员有199人。1984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决定,拟在中国建立院士制度,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为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严济慈、吴仲华、卢嘉锡、武衡、钱学森,于1985年1月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表示拥护并提出一些建议。1988年11月16日,由严济慈主持召开执行主席会议,讨论建立院士制度问题。1993年10月,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1994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向全体学部委员发出通知: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亦随之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6月,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首批9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它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1995年工程院首批新增216名院士。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