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
变;建立了数字化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从不足20间增加到115间;生均运动场面积由8.5平方米增加到11.8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0万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藏文典藏室,有藏文古籍藏书10万册,其中有不少绝版本、孤本;各类电子信息资源总存储量70TB,其中的文献数据库为全校的教师与研究生提供较好的科研资源。1997年,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西南地区西藏主节点;1999年至2007年期间,学校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用于校园网基础设施和网上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校园网从无到有,实现了老校区主干一千兆,新校区主干一万兆,实现了校园网络无盲点和各校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校园绿化面积为46.7万平方米,2007年先后获得自治区“园林式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
2)主要学科现有条件和水平分析
<1>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
藏族历史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属于最早设置的一个特色专业,该学科于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我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学科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为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已有近500名本专科生和3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他们都已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我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平措次仁、嘉措顿珠、杨化群教授等藏学专家的精心培养和带领下,涌现出了强俄巴·次央、许广智、次旦扎西教授等一批后起之秀,形成了扎实而雄厚的学术梯队。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7人;50岁以上的4人,40-49岁的20人,30-39岁以上的13人。师资队伍学位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积淀,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汉藏关系史、西藏文化史研究、西藏古代史和西藏近现代史研究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成果卓著。
中国藏学研究所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所以来,以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和美术学(藏族美术)、音乐学(藏族音乐)四个硕士点为依托,充分发挥西藏大学在地缘、资源、人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西藏历史、藏族语言文学、藏族音乐、藏族美术等多领域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6个,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约21项。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1998年该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我区首批硕士授权点,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了首届硕士研究生。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007年,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硕士2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5人。藏语言文学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宝钢优秀教师7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名,自治区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名,自治区级优秀教师8名。
在课程设置方面先后开设了藏族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民间文学、西藏民俗文化史、藏族古代诗学、藏族文学概论、藏族文学史、藏族民间文学、藏汉语言比较、语言学概论、藏族美学、比较文学、藏族修辞学、英雄史诗《格萨尔》等特色课程。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积淀,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藏汉语言比较、藏文信息化、藏族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显。
2003年以来,出版《藏族诗学闻思智囊》、《藏汉语法对比》等19部专著;2004年以来,编写出版了符合现代编写体例的《梵文入门》、《藏文文法》等13部专业教材。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藏学权威刊物上发表210篇学术论文;承担9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各部委项目4项,其他项目3项。其中边巴嘉措教授参与的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
2)主要学科现有条件和水平分析
<1>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
藏族历史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属于最早设置的一个特色专业,该学科于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我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学科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为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已有近500名本专科生和3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他们都已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我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平措次仁、嘉措顿珠、杨化群教授等藏学专家的精心培养和带领下,涌现出了强俄巴·次央、许广智、次旦扎西教授等一批后起之秀,形成了扎实而雄厚的学术梯队。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7人;50岁以上的4人,40-49岁的20人,30-39岁以上的13人。师资队伍学位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积淀,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汉藏关系史、西藏文化史研究、西藏古代史和西藏近现代史研究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成果卓著。
中国藏学研究所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所以来,以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和美术学(藏族美术)、音乐学(藏族音乐)四个硕士点为依托,充分发挥西藏大学在地缘、资源、人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西藏历史、藏族语言文学、藏族音乐、藏族美术等多领域学术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6个,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约21项。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1998年该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我区首批硕士授权点,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了首届硕士研究生。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007年,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硕士2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5人。藏语言文学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宝钢优秀教师7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名,自治区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名,自治区级优秀教师8名。
在课程设置方面先后开设了藏族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民间文学、西藏民俗文化史、藏族古代诗学、藏族文学概论、藏族文学史、藏族民间文学、藏汉语言比较、语言学概论、藏族美学、比较文学、藏族修辞学、英雄史诗《格萨尔》等特色课程。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积淀,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在藏汉语言比较、藏文信息化、藏族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显。
2003年以来,出版《藏族诗学闻思智囊》、《藏汉语法对比》等19部专著;2004年以来,编写出版了符合现代编写体例的《梵文入门》、《藏文文法》等13部专业教材。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藏学权威刊物上发表210篇学术论文;承担9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各部委项目4项,其他项目3项。其中边巴嘉措教授参与的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
上一篇: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实验室[ 03-17 ]
下一篇: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