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立宝莱:立足3D产业 健康多元发展
——访睿立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汉强
【编前】
自有3D影像始,即有3D眼镜共生共存。一直以来,作为3D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显示终端标配产品,3D眼镜需求量高居所有3D产品之首。如今,万众期待的大屏幕裸眼3D显示技术依然壁垒重重,3D眼镜在3D舞台上依然无可替代,紧跟3D时代步伐的3D眼镜企业,正在以超越预期的发展水平加速奔跑。
近日,本刊编辑专程走访了总部位于广东惠州的国际知名立体眼镜及立体方案企业睿立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汉强先生,本期就让我们通过睿立宝莱的成长历程和企业视角,来略窥国内3D眼镜行业的昨天,今天,明天……
睿立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汉强
睿立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立宝莱”)于2005年涉足立体行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D专利五十多项,工厂面积逾2万平方米,客户遍及全球的国际知名专业立体眼镜和立体方案供应商。
抓住机遇 挺进立体行业
“睿立宝莱进入立体行业比较早,从企业运作的角度来讲,是一个优势。”潘汉强道。前瞻性的行业选择和市场布局,给了睿立宝莱相对宽裕的成长空间,有充分的时间获取技术资源和经验,从而在3D市场爆发前,即建设好了一个比较健全完整的系统和机制。
2005年,3D还是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名词。睿立宝莱创始人兼决策者潘汉强,根据接触到的3D信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市场判断:3D将是未来一个有很大前景的行业。
“当时,国内3D行业还没有专业的竞争对手,特别是3D眼镜领域,只有四五家小型厂商在机械的做着一些陈旧低端的立体眼镜。”潘汉强首先介绍了当时国内3D市场的生态环境。所谓企业机遇和发展空间与行业大环境息息相关,潘汉强笃定,拥有3D眼镜行业上下游技术及相关联盟支持的睿立宝莱,已初步具备了做行业领头羊的实力,“2006年底,通过对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3D市场的走访调研,我们更加确定,3D市场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2007年初,睿立宝莱遂加大力度,全力进军立体眼镜行业。
“一般都认为2010年是3D元年,实质上在我们看来,2006年就开始3D了。当时北美和欧洲的3D产业已经引爆,睿立宝莱即参与了这拔活动。”作为国内元老级3D企业领路人,潘汉强认为, 09年底《阿凡达》的出现,只是促进了普罗大众对3D的一个认知,而不是3D的开始,“在《阿凡达》之前,也有很多3D电影,只是国内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了解。”
从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产业的发展往往早于市场。市场的爆发,多是一些企业、一群人长期默默耕耘的必然结果。同样,对于进入3D领域较早的企业来说,真正的成长阶段也早于大众熟知的《阿凡达》。但相对国外3D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国内3D市场的崛起,消费认知的普及,却主要缘于《阿凡达》的热映。国内外3D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特质,令2009年底之前进入3D领域的国内3D企业,形成了以国外市场为主的产业布局。如睿立宝莱3D产业就有95%以上分布在国外。从商业角度来看,在3D技术及产品研发方向上紧跟世界潮流,既可使企业在产业规划中更具前瞻性,同时也更有竞争优势。“睿立宝莱现有客户群主要是国际型超级大公司,对3D讯息的获取,相对大多数同行更加全面和前卫。比如可以预先知道一些大公司在3D产业的动态,大致推断出明年3D市场的走向,由此也可提前考虑公司明年的布局。”
同步国际市场 引领企业快速成长
企业如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以3D产业整体发展态势为脉络,可将睿立宝莱的成长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2005年到2008年末,是睿立宝莱从进入3D行业,到发展自身实力,获得众多国际市场,在全球3D市场拥有一定份额,占有一席之地的一个过程,也是整个3D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当时包括RealD以及整个好莱坞在内,都处于成长阶段。
同步国际3D产业发展步伐,睿立宝莱于2006年步入快速成长阶段。两年间,以不断获取市场、强化技术、加强团队、扩大产能等方式,迅速发展成为可以负荷好莱坞爆炸性订单的大型专业立体眼镜企业。“爆炸性订单,即意味着客户会要求你在三个月内做到5000万副眼镜,或1个月内做3000万副眼镜。”潘汉强给出了爆炸性订单的概念。很显然这类订单是国内绝大部分3D眼镜企业无法负荷和应对的。2008年底,睿立宝莱完成了整个供应链以及资源的整合,达到了“爆炸性订单”的要求,成为国内发展最快,产能及规模最大的3D眼镜企业。
2009至2010年,睿立宝莱开始真正全面接触整个3D行业,包括电子快门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同影片端、硬件设备端的多方位合作。“不再只是单纯做一个产品,从技术领域跨越了单纯做3D眼镜产品的阶段。”
2011年初,睿立宝莱对公司商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开始整体绑定同一些大公司的合作,现已和飞利浦、LG、索尼等国际型大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