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与不足
[26] 谭云亮,姜福兴等. 锚杆对节理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离散元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4)
[27] 任青文. 块体单元法及其在岩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 河海大学学报, 1995 (1)
[28] 任青文,余天堂. 块体单元法的理论和计算模型[J]. 工程力学, 1999 (2)
[29] M. S. Diederich, P. K. Kaiser, Tensile strength and abutment relaxation as failure control mechanisms as failure control mecha2nisms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Mechanics andMining sciences 1999, 36
[30] 徐平等. FLAC3D粘弹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其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4 (4)
[31] 梁海波等. FLAC程序及其在我国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9)
[32] 陈卫忠,朱维申. 节理岩体中硐室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3)
[33] 于学馥. 岩石力学的数学描述与计算试验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1)
[34] 陶振宇. 岩石力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水利出版社, 1979
[35] 景诗庭. 地下结构可靠度分析研究之进展[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5 (2)
[36] 朱维申,李术才,陈卫忠. 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和锚固效应及工程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7] 鄢建华,汤雷. 水工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与发展[J]. 岩土力学, 2003 (10)增刊
[38] 金峰,贾伟伟,王光纶. 离散元- 边界元动力耦合模型[J]. 水利学报, 2001 (1)
[39] 金峰,王光纶,贾伟伟. 离散元- 边界元动力耦合模型在地下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 2001 (2)
[40] 胡夏嵩. 低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D]. 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6)
[41] 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 2001 - 09 - 01
[42] 干昆蓉.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现代隧道技术,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