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裸眼3D—3D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归宿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作者:赵兴涛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点击数: 字号:

  2010年,3D潮流可谓锐不可挡.以主动快门式3D技术为代表的眼镜式3 D电视人规模登陆市场,市场销售呈现开门红.预计全年全球销量将突破300万台。因此2010年可以称得上真正的“3D电视发展的开元之年” 眼镜的束缚似乎没有阻挡消费者对3D电视的欣赏热情,似冷静之余,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眼镜式3D电视可能会对视力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长时间观看所带来的头晕、恶心等不良感受,而面对近视眼患者因佩戴“双重”眼镜所带来的痛苦更是不可言状,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眼镜式3D电视只能作为3D电视技术发展的过渡产品,而最终必然被成熟的裸眼3D电视技术所取代,裸眼3D显示将是未来3D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归宿裸眼3D一3D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归宿。

  当我们的眼睛观看自然景物的时候,之所以能够看到自然立体的3 D景观,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左眼和右眼看到了不同的画面从而经大脑合成了具有纵深感的3D画面,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试验,如果我们睁只眼闭只眼看东西时,用手指去触摸即使很近的物体,也难以准确锁定,此时你就对所看到的物体就无法定位,因为此时在你眼中产生的影像是2D图像,也就是说只看到了画面的 “一面”,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双眼睁开时准确锁定所看到的物体,看到立体的东西,原因是我们的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了所聚焦物体的不同侧面——“两面”,是视差产生了立体。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式实现3D显示,其根本的方法就是如何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并实现正确的合成。综观目前种类繁多的3D显示技术,其最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利用人眼左右分别接收不同画面,加上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即使快速交替显示的左右图像画面,也能让大脑经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3D立体效果的影像。

  实现3D成像的技术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眼镜式3D和裸眼式3D技术两大类。眼镜式3D技术的原理大家都容易理解,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目前主要的裸眼式3D技术的原理,并通过对各种裸眼式3D技术的优劣对比,做出正确的评价。

  主流裸眼式3D技术的原理及其对比分析

  为摆脱了眼镜的束缚,消费者期待用裸眼观看到逼真的3D图像,于是裸眼式3D技术诞生了,当我们用裸眼观看普通屏幕播放的3D图像时,由于没有了眼镜的 “开关”作用,此时我们的左眼和右眼都会对整个屏幕图像“一目了然”,没有了左眼和右眼图像信息的差别,自然重新回到了2D图像,那么在裸眼状态下重新看至I]3D图像哪?显然只能是通过改变屏幕的结构来实现,改变屏幕结构的目的自然是让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让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于是在面板的设计上就需要附加可以实现对屏幕图像进行“方向性”视觉阻挡的介质,让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各自应该看到的相对应的可视画面,从而形成3D立体图像的视觉效果。由于裸眼式3D技术尚处于开发初级阶段,因此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 D技术可分为光屏障式(Ba rrie 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和方向性背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种。

  1、主流裸眼式3D技术的原理分析

  (1)光屏障式(Barrier)3D技术

  光屏障式3D技术也被称为视差屏障或视差障栅技术,其原理和偏振式3 D较为类似,是由夏普欧洲实验室的工程师十余年的研究成功。光屏障式3D产品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光屏障式3D技术的实现方法是在背光模组与LCD面板间的安置了“视差障壁”, “视差障壁”相当于一个新加的“开关”液晶层,采用了大家熟知的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层控制光线透过与阻断的原理,形成了一系列垂直排列的栅状的条纹,这些条纹宽几十微米,用于在显示3D图像时来阻断光线(在显示2D图像时透光),而条纹的间隙可以透过光线;在3D显示模式下,应该由左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右眼;同理,应该由右眼看到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时,不透明的条纹会遮挡左眼,通过将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使观者看到 3D影像。但采用此种技术的产品影像分辨率和亮度会下降。

  (2)柱状透镜(Lereicular Lens)3D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3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