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液晶显示产业还未成熟
另外,要继续对液晶的这个新型显示技术进行研究,哪怕是现在还不能用的各式新型显示,如触摸屏技术过去只限于小尺寸手机屏显示,但今年苹果推出的iPhone、iPad对中小尺寸TFT-LCD触摸屏需求的冲击说明LCD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平板彩电的转型的需求,还是整个信息产业的需求,因为“显示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粮食产业”。
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和高校合作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双方可以通过相互支持,获得反馈,带动科研项目,带动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应对未来新技术挑战做好储备。
重视平板显示产业链建设
记者:近年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平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未来应如何支持平板产业发展,你有何建议?
欧阳钟灿:《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两大文件都提到了平板显示。2009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支持4大核心产业,即大飞机、核电、芯片、平板显示,这也是国家第一次把平板显示提到这么高的位置。
“十一五”期间我们的显示产业已经做得很好,“十二五”期间应继续加强对平板显示的支持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在合肥自主建设的我国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已于2010年10月18日实现量产,并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产品良品率已达90%以上,这充分说明我国本土企业已基本掌握了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并具备了这一技术的不断再生和创新能力。京东方在北京投建的我国首条8.5代线也开始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将于2011年6月份投产。这是我国显示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彩电产量近亿台,其中,液晶平板电视占68.3%。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布局较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电视生产所需的面板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大尺寸电视用面板目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据统计,2009年我国液晶面板进口1.8亿块(含中小尺寸),进口金额达350亿美元,居单一产品进口额第4位。2010年1-9月,我国液晶面板进口1.77亿块,同比增长39.5%;进口金额达352.7亿美元,同比增长47.3%,已超过2009年全年进口额。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再次将包括TFT-LCD在内的新兴显示产业作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TFT-LCD显示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记者:“十二五”期间如何用面板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对面板生产线建设进行合理布局,防止产业过剩?
欧阳钟灿:北京京东方LCD8.5代线的建设将带来从玻璃到整机数字显示产业链在北京数字电视园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康宁LCD玻璃最后落户北京就是这条线带动的结果。长虹在合肥建设国产显示产业玻璃、乐凯在合肥生产平板显示器件使用的离型膜和保护膜,也都是合肥发展LCD带动的。因此,“十一五”确定的、作为中游的面板产业的6-8条6代以上的LCD生产线将在“十二五”前两年建设量产,其带动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将拉动建线地区GDP的极大提高。因此“十二五”前半期,从北京到长三角,从合肥到广州、深圳,由LCD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将进一步刺激东北、长江中上游的武汉、四川对发展LCD及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防止产业过剩,国家发改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应组织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我国“十二五”中后期LCD产业的发展规划。
记者:随着近几年我国平板产业的发展,目前在这一领域,我们与国外还存在怎样的差距?
欧阳钟灿:从液晶显示生产线建设来说,差距并不是太大。因为通过这几年的验证,天马4.5代线很成功,京东方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都很成功,所以差距比较小,不像IC相差好几代。现在差距最大的还是在设备与材料上,LCD关键设备大多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少数在韩国企业手中,液晶材料、玻璃、各种偏光、彩膜也都从国外进口,光刻机要从美、德进口。进口一台用于TFT-LCD大生产线的光刻机需要几千万到1亿美元,每条线最贵的就是光刻机。未来我们应该支持装备与材料的研发和国产化。
研究应实现从跟踪到超越
记者: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在发展,全球产业格局在变化,虽然全球经济在复苏,但是这种复苏是非常缓慢而曲折的,未来中国平板产业发展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欧阳钟灿:现在看,我们面临发展的好时机,机遇为我们带来产业的大发展,但这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这个考验就是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产业的发展。液晶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进行很大的投入,这个投入不光是政府的科技经费的问题,而是要使企业真正感觉到,需要去做研发,需要为未来储备技术。
液晶产业还不是完全成熟,技术还在发展,应该加强液晶显示、新型显示的研究,不要总是跟踪,现在我们大部分是模仿,外国有什么,我们就模仿什么,未来自己要有突破。从今年国内外显示工业展览看,大尺寸、薄型化已不是发展趋势,3D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因此国内应加强对新型3D显示的研究,特别是裸眼3D显示,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要从基础层面研究新型显示技术。当前所有厂商都还是从左右眼简单几何光学图像合成来研发3D,真正要做到裸眼3D突破,一定要结合人类视觉成像神经进行科学的基础研究。最近,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从英国引进一位理论视觉成像神经科学的千人计划科学家李兆平教授,她所领导的团队正在研究3D显示技术,这应得到国内产业与科研部门的支持。希望我国液晶显示技术有所突破,成为未来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