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急需大批应用型三维技术人才
近日,由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发起主办的“2009全国三维(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结束了初赛选拔。据组委会统计,大赛报名院校达508所,初赛参赛学生接近100万人。大赛的火爆也引起了人们对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自主创新道路,就急需大批应用型三维技术人才。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性工具“中国在发展,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现在,我们在消费电子类、机械装备类等制造业领域发展很快,不少行业和企业已经领先于全球,或者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创新和设计领域,中国制造企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鲁君尚介绍说。
那么,为何中国制造业需要三维数字化技术?三维数字化技术又能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鲁君尚认为,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能最大化地对产品进行仿真设计,而且尽可能地将错误解决在设计阶段,使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企业设计、生产、管理的基础,是现在产品创新的基本工具,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性工具。
也曾有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的科研能力并不比国外差多少,可惜的是研发出的高尖端科研成果大部分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产品设计环节与制造环节没有很好地接轨,有很多设计虽然看起来很完美,但却无法在制造环节中实现。如何解决这个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瓶颈?答案就是需要大量介于高端科研人员与低端操作人员之间的中间层——应用型技术人才。
据了解,目前我国并不缺乏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研发人员,也不缺乏一线操作工和普通技工,缺的是既懂得产品的设计开发、又懂产品生产制造工艺、又懂市场消费,能将创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的制造方法、创新的生产流程与创新的市场手段相结合,能看懂图、能理解工艺、能优化性能、能推介新产品的应用型三维数字化技术人才。
高校明确定位利于培养应用型三维技术人才
如何弥补这一空缺,将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鲁君尚认为,普通高校包括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大有施展空间。应当明确应用型人才定位,抛弃高不成、低不就、唯有“研究型”才能创新、唯有“操作工”才能就业的错误认识。因为他们本身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经过很短的培训实习,就可以成为沟通科研开发、实际生产与消费指导的中间人才,真正衔接自主创新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