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名人录

温儒敏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当共同改进。温教授还提出了对语文学习和教学建议,认为,“听说读写”中读最重要,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要把阅读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语文课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不要把文笔当作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而应该把文通字顺作为第一要义,讲求思想内涵。   温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调和睿智的看法引来在座师生阵阵掌声。互动环节,温教授认真细致的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中文系主任赵松元总结讲座,高度赞扬了温教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计民生的关怀精神,并认为这场讲座是一场学术的盛宴,也是一场教育文化的盛宴,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办刊有诀窍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30年纪念暨《〈丛刊〉30年精编》出版座谈会”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温儒敏会长这样说:“《丛刊》注重学术为本,可以用‘持重’两字来形容,这也是坚持30年办刊宗旨。特别是采取责任编委轮值制,这样的体制有利于真正发挥编委独特作用。” 温儒敏介绍说,30年来,《丛刊》的编委有唐弢、王瑶、严家炎、樊骏、钱理群等一批知名学者,他们轮值制,是实实在在的策划组稿工作,类似于当年的《新青年》杂志办刊模式。这不同于现在大多数期刊的编辑部负责制,编委的作用形同虚设。   这些编委不计功利,不计报酬,不卖版面,支撑着学科稳步向前。如今,《丛刊》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

大学教师主要职责就是教学

  “1978年至1981年,是我在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的3年,也是我一生最要紧、最值得回味的3年。”花甲之年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深有感触地说。   1977年10月22日,中央招生工作会议的精神通过广播电台传遍神州大地: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号召青年报考。“我突然意识到可以选择人生的机会来了,很兴奋,决定试一试。”当时的温儒敏从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已经7年,在广东韶关地委机关当秘书。7年间,他下过工厂、农村,按说也有升迁的机会,但执拗的他总希望多读点书,能做比较自由的研究工作。对知识的极度渴望,让他下决心一搏。   1978年5月5日,温儒敏与63500名考生同一时间走进不同的考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个月以后,他幸运地成为我国恢复硕士生招生后的第一届研究生,这一年,全国共录取10708名硕士研究生。   1978年10月9日,是温儒敏终身铭记的日子。那天他如愿以偿地来到北大中文系报到,住进了29楼203室。“新粉刷的宿舍油漆味很浓,10多平方米,4人一间,挤得很,但心里是那样敞亮。”温儒敏笑着说,那时带上红底白字的北京大学校徽,走到哪里,仿佛都有人盯着你,“那种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感觉,是很难再现的。”   那一年,北大中文系共招收了7个专业19名研究生,除温儒敏外,钱理群、吴福辉、凌宇、赵园等,如今也都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而在当年,他们都是一群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的求知者。   “当年,孙玉石、袁良骏老师给1977级本科生上现代文学基础课,在老二教阶梯教室,200多人的大课,抢不到座位就坐在水泥台阶上,我们一节不落跟着听了一个学期。”温儒敏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吴组缃教授的古代小说史、金开诚讲授的文艺心理学,都成为他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温儒敏说,语言学家朱德熙、芩麒祥,文字学家裘锡圭,三天两头地来研究生宿舍辅导,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抓住老师就不放,请教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理想的大学里学习是‘从游’,如同大鱼带小鱼,有那么一些有学问的教授带领一群群小鱼,在学海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成长成才,当年就有这种味道。”温儒敏感慨万千。   1984年,留校任教3年的温儒敏又继续师从王瑶攻读博士研究生,并有幸成为北大中文系第一届博士。从那时起,温儒敏的人生便没有偏离过教书育人这个轨道。从教20多年来,他担任过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忙碌的温儒敏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他说:“别忘了,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   “我是个性情中人,年轻时崇尚自由。后来有了到基层工作的机会,知道实践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在求学路上历经波折的温儒敏,依然保留着名如其人的那份温文尔雅,而这温文尔雅的背后是一种独特的力量,一种源自于知识的强大的力量。上过温儒敏课的学生都深深敬佩他严谨开放的风格,通常班上有100多名学生,每篇作业他都要亲自批改,并有针对性地写出评语。有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还珍藏着大一时温儒敏精心批阅的作业。   如今,温儒敏担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这些年一直在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也曾执行主编过新课标“高中语文”;他为北大中文系大一学生开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倾注了很多心力。因为改革开放而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温儒敏,如今也在教师的岗位上以传道授业的方式给予更多青年人改变命运的力量,苦耕不辍,乐此不疲。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内容简介:
课改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一大热点问题,温儒敏教授担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新课标”专家组召集人,本书精选他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40余篇,介绍了“新课标”制定的思路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呈现了他作为专家学者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建议,对政策制订者而言有借鉴意义,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也不无启发。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706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