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名人录

温儒敏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误读"价值》,《中国文化报》,1997年10月4日。   《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 》,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梅村心曲〉的客家味及传统人文精神》,《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1999年纪念老舍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收入《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化》。   《关于"经典化"与"学院化"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小说〈二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辑。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大学报》,2000年第4期   《张爱玲热的兴发与变异》,2000年10月香港"张爱玲与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7日。   《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the Gaz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msterdam Atlanta》, GA,2000《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卷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现代中国》创刊号,2001年版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科学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三期   《思想史取替文学史?》,2001年南京"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北大学报》2001年第4期。修改稿又提交2001年11月首届"北大论坛"。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2年1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1期。   《"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大学报》2003年1期   《四十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度新文学史》,《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诗一样的日子还在吗?——读冬至〈入住望京的女人们〉》,《北京日报》,2002年9月。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别、车、杠现象"》,《读书》杂志2003年第11期。   《如何看待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偏激"》,《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6期。   《沈从文与北大》,《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Z2期。   《鲁迅的问题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2002年5月7日在东南大学的讲演》,《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   《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从学科史回顾八十年代的现在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5期。   《当代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3期。   《科技发展与以人为本》,《文明》杂志2004年6期。   《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小作家选刊》(小学),2004年第11期。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   《关于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2期。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北大中文系学生试卷的观点举要》,《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新诗是怎样发生的?》,《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0日。   《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关于"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的讨论》,《人民教育》,2005年第10期。   《学科史的梳理与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引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东方丛刊》,2006年第2期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美丽的东西捡起来——送别林庚先生》,《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6日。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1]


相关资料

理性、务实地推动语文教育改革

  “ 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温儒敏这样定位自己为语文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工作。近日,北大出版社推出其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选集,其中,有他对语文教育功能与定位的思考;关于语文课改的调查、研究与建议;对大学语文教学困扰与出路的探究;以及大学文化衰落现状的评析,等等。   温儒敏属于理性、务实的那类学者。他认为,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光批评抱怨不行,还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虽是“敲边鼓”,他的本意却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和母语教育。为社会做点实在的事情,尽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妙趣横生话课改

  月13日下午,“韩园讲坛”第四讲在伟南国际会议中心开讲,讲座现场爆满。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温儒敏教授为我院师生作《语文课改的若干问题》的演讲。参加讲座的还有潮州市教育局的领导、潮州市部分中小学领导和骨干教师。 温教授分析了当前语文课改的存在问题,介绍了课改的背景,并回顾过去十几年课改的进程。他深刻剖析了课改过程中涌现的社会教育问题,认为课改对课程和教学观念有较大冲击和突破,基本观念被激活了,但是课改的某些亮点并没有体现出来,高考和中考依然是指挥棒。在指出课改问题的同时,他认为虽然课改进展艰难,但应当支持,在过程中寻找出路;课改和高考相生相克,应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307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