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误读"价值》,《中国文化报》,1997年10月4日。
《刘以鬯小说的"形式感" 》,1999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梅村心曲〉的客家味及传统人文精神》,《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1999年纪念老舍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收入《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化》。
《关于"经典化"与"学院化"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大学出版的根基:学术为本》,《中国出版》,1999年第9期。
《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小说〈二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辑。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大学报》,2000年第4期
《张爱玲热的兴发与变异》,2000年10月香港"张爱玲与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华读书报》2000年12月27日。
《The Image of Westerners in the Gaz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msterdam Atlanta》, GA,2000《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卷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现代中国》创刊号,2001年版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科学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三期
《思想史取替文学史?》,2001年南京"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北大学报》2001年第4期。修改稿又提交2001年11月首届"北大论坛"。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2年1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1期。
《"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北大学报》2003年1期
《四十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度新文学史》,《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诗一样的日子还在吗?——读冬至〈入住望京的女人们〉》,《北京日报》,2002年9月。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别、车、杠现象"》,《读书》杂志2003年第11期。
《如何看待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偏激"》,《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6期。
《沈从文与北大》,《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Z2期。
《鲁迅的问题仍然缠绕和警示着我们——2002年5月7日在东南大学的讲演》,《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
《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从学科史回顾八十年代的现在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5期。
《当代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3期。
《科技发展与以人为本》,《文明》杂志2004年6期。
《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小作家选刊》(小学),2004年第11期。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
《关于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2期。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北大中文系学生试卷的观点举要》,《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新诗是怎样发生的?》,《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0日。
《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关于"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的讨论》,《人民教育》,2005年第10期。
《学科史的梳理与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引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东方丛刊》,2006年第2期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美丽的东西捡起来——送别林庚先生》,《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6日。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