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名人录

王缉思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简介

  

王缉思,中国当代一流国际政治学者,著名美国问题专家   男,1948年11月生于广州。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2001年5月起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其他兼职有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等。


人物履历

  王缉思老师1968年高中毕业于北大附中。1968年至1975年为内蒙古东乌旗下乡知识青年,1975年为河南陕县下乡知识青年。1976至1978年在河南三门峡水电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3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任教,先后

王缉思

任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1991年9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所长,1993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所长、研究员。2005年3月至今,任现职。   王缉思教授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1982-198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1984-1985)、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系(1990-1991)任访问学者。2001年8-12月任美国加州克莱蒙·麦金纳学院亚洲事务访问教授。2002年1-2月任新加坡国防与战略研究所拉贾拉南客座教授。现在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亚洲协会、太平洋国际政策理事会、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安全项目、加州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等单位担任顾问。


主要成果

  王缉思教授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发表的主要代表著述有:《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主编)、《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论文)、《美国霸权的逻辑》(论文)、《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和中国的崛起道路》(论文)、《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论文)、《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论文)、《关于战争于和平理论的思考提纲》(论文)、《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论文)、《“遏制”还是“交往”?——评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论文)、《From Paper Tiger to Real Leviathan. China’s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9》(论文)等。


其他相关

  编纂与著述并不同属一个创作范畴。直观地看,著述难而编

王缉思

纂易。《说文》对“编”的解释是“竹简而排列之”。排列二字看来容易,但亦有其困难之处。其一,排列些什么内容、或者说按照什么标准来选择文章并辑录成书,对于编者却是大费周折的事情。尤其国内世界经济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不时有佳作出世,优中选优,标准更难于设定,使人在文章的取舍上颇为踌躇。其二,经济学分工愈来愈细密,作为编者,他做到事无巨细全盘把握实属不易。即便是他本人所在领域内的一些细节,也很可能超出其所研究或关注的范围。这无形中也增加了编辑的困难。其三,编纂者与读者间的交流十分微妙。一名好的编者,鲜有直抒胸臆的作为。他所要传达给读者的倾向或信息,主要是通过所选文章以及他对这些文章的结构安排来实现的。从此种意义上讲,编纂而成的著作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编者,还与阅读者的理解有关。当然,这样说没有为自己预先卸责的意思,因为编者取舍的眼界和建构的能力才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心有此念,故当《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主编王缉思邀请我出任分卷主编时,自己颇为犹豫。后确实觉得编纂这样一套丛书,对 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是件好事;还因为从总编到各分卷主编于我都是学术界比较熟悉的朋友或同事,自己心里也愿意在这个工作团队里与大家相互砥砺、共襄盛举。最终我决定勉力为之、不再置身事外。允诺编纂以后,我一直不敢看低这项工作的难度,唯恐不能胜任。经过这段时间的思量谋篇、阅读取材、斟酌取舍,终至书成。虽无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触,但也愿藉“序言”这方宝地,与读者交代一些编纂此书的想法。   既然是辑录成书,筛选编辑一定要事先设立一些标准而我的标准,大致

王缉思

有这么六个:   首先是时间尺度。本书所辑录的文章,均采自过去十年以内,尤其以近三年为主、用中文发表的著述。这样做并不是说十年之外就没有佳篇,而是因为按照丛书总体考虑,分卷主要应选录“9.11”事件以后发表的文章,以反映中国学者对世界经济的最新看法。但在编辑过程中我发现,当今世界经济或地区的大势在“9.11”之前早有端倪,其中有些情况在那个时候中国学者的文章中已有较为深入的论述(比如郭树清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就对东南亚走出危机并再次起飞充满自信),用“一刀切”的方式全部拿下,实在有违我们全面而妥帖地反映中国学者对世界经济之看法的初衷。再者,最近十年也恰是承前启后、跨世纪的时间段。有鉴于此,我把所选作品的上限定为十年。时间尺度的另一层含义是所讨论问题的“时间性”。本书所选文章的主体是论述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走势的。这样做的理由,至少在于“当下”或“可预见的将来”更值得人们去关注。   其次是空间跨度。秉持开放态度的中国与世界上各大经济区域或经济体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而,本书所辑论文讨论的经济问题,广泛涉及北美、西欧、亚洲、苏东、拉美和中东、非洲等地区,希冀体现出中国学者思考和看待世界经济在范围上的完整性,力求全面地反映近年中国学者“视通万里”的研究广度。为此,我单列“国别与地区”篇并收录了六篇文章以突显空间跨度。空间跨度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所选文章讨论议题的丰富性,就世界经济而言,则主要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能源、环境、全球治理以及更一般性的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尽管并不是每个议题都有专门文章(比如高海红谈论亚洲货币合作)予以讨论,但几乎每一篇又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上述诸项议题。我正是试图以这种议题的交叉性,来在一定程度上使此书尽量涵盖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兴奋点。   兼收并蓄是第三个标准。这里所谈的兼收并蓄主要是作者的构成和文

王缉思

章来源。本卷除了要照顾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外,还 特别努力让作者的背景尽可能“复杂”一些,对各方观点兼收并蓄。本卷二十余篇文章的作者大都为国内著名学者,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约占一半,高校经济学教授、金融机构的专家、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个别学者型官员等约占一半。本人以为,这样的作者构成方能具备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其观点和立场当大致能反映中国学者对世界经济的总体描述和判断。之所以选用了十篇中国社科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17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