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3D功夫电影进化史 《苏乞儿》玩立体真打
《阿凡达》在全球上映掀起3D电影热潮,与此同时,今年的贺岁档期里,由袁和平执导演的《苏乞儿》也即将上映,戏中便有连场的3D武打场面。3D是观影的一次革命,也是未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阿凡达》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一切。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因此,仅管3D真打场面困难重重(如无法借位拍摄),但大制片家江志强和袁和平还是决定以《苏乞儿》试那么一次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这方面而言,主张3D真打效果的《苏乞儿》意义不可谓不大。
从尝试到《苏乞儿》真打场面的实现,华语电影人花了三十年多年时光,说好听点是进化史,可是,何尝不是一部血泪史呢:
一:台湾首创 成龙跟风:伪3D头晕目眩
在七十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更为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因为3D立体电影投资太大,从此在台湾绝迹多年。
不久,《千刀万里追》在香港上映,新鲜的电影技术引入武打片之中,令大导演罗维也很感兴趣。于是,他特地从台湾拉来《千刀万里追》的摄影师陈荣树,请古龙编剧,由尚未大红的成龙身兼主演及武指,共同打造了香港第一部3D立体功夫电影——《飞渡卷云山》。这部电影的打戏精彩,3D效果也很棒,可惜英雄迟暮,噱头十足的《飞渡卷云山》在香港遭遇票房滑铁卢,庞大的投资付之东流,要知道,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故此,3D武打片在香港成了老虎屁股。
其实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五十年代就已经诞生。简单来说,这个技术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在我国,六十年代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但运用到武打片之上,还是由台湾电影人第一次首创。
《侠女十三妹》
二:内地制作 日本助拳:《侠女十三妹》风靡一时
80年代,3D电影再度于好莱坞兴起,技术也进行了革新,进入了单机拍摄的偏光立体时代。这种技术利用偏光镜有方向性过滤光的特性,当装有不同偏光方向的偏光片的两架投射器投射出画面,观众透过眼镜上的偏光膜,左眼和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其中一边的影像,于是就产生了“视差”而有了立体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采用偏振光双眼立体原理的拍摄技术也进入内地,曾风靡一时,制作推出了不少3D立体电影,如《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等,其中还有一部武打片,那就是著名的《侠女十三妹》。1984年,北京608厂研制出可以装在阿里摄影机前的“双镜头立体分光摄影装置”,并用单机拍摄了《侠女十三妹》影片中的部分镜头。不久后,日本电影人对合拍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提供当时最先进的双镜头分光35毫米单机立体摄影装置,并主动邀请著名导演、摄影师担任顾问,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单机偏光立体电影《侠女十三妹》。在当年,众多头一次接触立体电影的观众们,无不被十三妹一剑刺出银幕的画面所震撼。
《侠女十三妹》前后拍摄两年,耗资几百万人民币,在当时来说算是大投资,但已是利用偏光立体技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之后的数字。除此优点以外,偏光立体技术仍存在重影及画面不清晰的问题,立体效果虽然比红蓝技术稍好一些,但我们看了之后便知,对于立体武打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