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会员中心|退出登录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76 次 字号:
陵山山地、南岭地区、海南岛中南部
  山地、桂西南石灰岩地区、西双版纳和藏东南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
  区、岷山-邛崃山、横断山区、北羌塘高寒荒漠草原区、伊犁-天
  山山地西段、三江平原湿地、松嫩平原湿地、辽河三角洲湿地、黄
  河三角洲湿地、苏北滩涂湿地、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东南沿海红
  树林等。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人口增加以及农业和城市扩张,交
  通、水电水利建设,过度放牧、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
  等,导致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栖息地破碎化、
  岛屿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濒临
  灭绝。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尤其自然保护区群的建设。
  (2)不得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开
  发建设,实施重大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影响评价。
  (3)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乱采、乱猎。
  (4)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引进外来
  物种。
  (5)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止生态建设导致
  栖息环境的改变。
  5.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
  全国共有洪水调蓄三级生态功能区9 个,面积7.06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73%。其中,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
  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松嫩平原湿地、淮河中下游湖泊湿地、
  江汉平原湖泊湿地、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安徽省沿江湖泊
  湿地等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
  提供区。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由于流域土壤侵蚀加剧,湖泊泥沙
  淤积严重、湖泊容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围垦造成沿江沿河的重
  要湖泊、湿地萎缩;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大量排放,以
  及淡水养殖等导致地表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血吸虫和其他流行性疾
  病的传播,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加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
  统,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严禁围垦湖泊湿地,增加调蓄能力。
  (2)加强流域治理,恢复与保护上游植被,控制土壤侵蚀,减
  少湖泊、湿地萎缩。
  (3)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4)发展避洪经济,处理好蓄洪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6.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
  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主要是指以提供粮食、肉类、蛋、奶、
  水产品和棉、油等农产品为主的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包括全
  国商品粮基地和集中连片的农业用地,以及畜产品和水产品提供的
  区域。全国共有农产品提供生态功能三级区36 个,面积168.63 万
  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7.57%,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沿海平原地区、汾渭谷地、
  河套灌区、宁夏灌区、新疆绿洲等商品粮集中生产区,以及内蒙古
  东部草甸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新疆天山北部草原等重要畜牧
  业区。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农田侵占、土壤肥力下降、农业面
  源污染严重;在草地畜牧业区,过度放牧,草地退化沙化,抵御灾
  害能力低。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培养土壤肥力。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调整农业产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
  (4)在草地畜牧业区,要科学确定草场载畜量,实行季节畜牧业,
  实现草畜平衡;草地封育改良相结合,实施大范围轮封轮牧制度。
  7.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
  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主要是指以提供林产品为主的林区,即
  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国共有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三级区10 个,面积
  30.9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22%,集中分布在大兴安
  — 24 —
  岭、长白山、长江中下游丘陵、四川东部丘陵、云南西南山地等速
  生丰产林基地集中区。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林区过量砍伐,森林质量下降较为普遍。
  该类型区的生态保护主要方向:
  (1)加强速生丰产林区的建设与管理,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
  衡,协调木材生产与生态功能保护的关系。
  (2)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林地的压力。
  8.大都市群
  大都市群主要是指我国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群,主要指京津冀
  大都市群、珠三角大都市群和长三角大都市群生态功能三级区3 个,
  面积4.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44%。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城市无限制扩张,污染严重,人居
  环境质量下降。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城
  市功能组团;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控制城市污染,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的建设。
  9.重点城镇群
  重点城镇群是指我国主要城镇、工矿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包括
  哈尔滨城镇群、长吉城镇群、辽中南城镇群(大连-沈阳)、山西省
  中部城镇群(太原为中心)、鲁中城镇群、胶东半岛城镇群(青岛-
  烟台)、中原城镇群(郑州及其周边地区)、武汉城镇群、昌九城镇
  群(南昌-九江)、长株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厦门-福州)、
  海南北部城镇群、重庆城镇群、成都城镇群、北部湾城镇群、滇中
  城镇群(昆明周边地区)、关中城镇群、兰州城镇群、乌鲁木齐城镇
  群。全国共有重点城镇群生态功能三级区19 个,面积8.03 万平方
  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84%。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城镇无序发展,城镇环境污染严重,
  环保设施严重滞后,城镇生态功能低下。
  该类型区的生态保护主要方向:加快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
  设,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各类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保护方向、限制或禁止
  措施详见表3。
  表3 各类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保护方向、限制或禁止措施
  功能区类型 主要生态问题 生态保护方向 限制或禁止措施
  水源涵养
  植被破坏、土壤侵蚀严重;湿地
  萎缩、面积减少;冰川后退,雪
  线上升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控制水污染,减轻水污染负荷,严格限
  制导致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的产业发展
  土壤保持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危害严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农村替代能源,
共6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0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