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严志达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并在实半单李代数的实表示理论研究上获得很好的结果,美国《数学评论》对此颇有好评。
  严志达的这些成就使得他在这一领域获得较高的国际声誉。例如,法国著名数学家J.迪厄多内(Dieudonne)在他的专著《近代数学概览》一书中,就将严志达列入李群方面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2.几何学。几何学是严志达的又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他最初的研究工作就是从几何开始的。他在上大学期间,就在陈省身教授指导下,与陈合作,求出积分几何的运动基本形式,后来被人们称为陈-严公式。这个研究成果在积分几何理论中是十分基本、十分重要的,至今仍被人们引用。
  在法国留学期间,严志达在研究李群拓扑的同时,也从事曲面丛几何的研究,获得若干成果。而关于二次外微分型等价问题的研究,则引起东欧不少数学家的兴趣,成为他们研究工作的基础。
  50年代至60年代,他在几何研究上的重点则是对称空间理论。1957年,法国数学家M.贝尔热(Berger)研究了仿射对称空间的局部分类问题,他的方法是对所有可能情形逐一地分别进行考察,最后写成长达100多页的论文。对此,连他本人也认为过于复杂,而且事实上他的分类也是不完全的。由于这个问题是仿射微分几何中一个十分基本的问题,因此对此给出系统的一般性方法也成为微分几何家们普遍关心的课题。严志达在60年代初,运用他关于实单李代数分类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中,他只用8页纸,就给出了完全分类。“文化大革命”之后,严志达及其同事与其学生对李群上一类重要的微分算子的谱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严志达在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很有特色。他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巧妙地把其转化为容易计算的代数问题,而他在李群李代数表示理论方面的深厚功底,又使他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得心应手。他往往能用很短的篇幅来解决相当困难的问题,很受国内外数学界的好评。
  3.齿轮啮合理论的数学基础。严志达在齿轮啮合理论的数学基础的论文,是从实际出发,用微分几何工具建立的一套有效解决齿轮啮合所遇到各种问题的方法。他的工作首先明确了该方面的许多重要概念,例如两类界限点、诱导法曲率等,并导出了齿面间的曲率关系,即诱导法曲率公式,它是关于平面齿轮的欧拉萨瓦里(Euler-Savary)公式的推广。这个推广并不是从简单的类比即可得到的。他的理论后来有很多发展和应用,特别是有效地应用于锥齿轮的研究使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本人也对包括锥齿在内的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应该指出,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完成于1972-1973年间,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条件,直至1976年才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和《应用数学学报》正式发表(用集体名义)。但他的工作通过他所编写的《齿轮啮合理论讲义》油印本,已广为流传。此项研究后来被选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要成果,并获得天津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同年,严志达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出席了在南斯拉夫举行的国际齿轮会议,介绍了他的工作,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严志达在搞好科研的同时,也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50年代到60年代,他在南开大学主持“李群与微分几何”讨论班,先后有近10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在讨论班上不仅系统地报告经典专著、国内外的最新成果,而且他更提倡讨论。他认为:科研上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懂得前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发现前人所未想到的新观点。因此他特别提倡学术民主,鼓励学生讲出不同于老师、不同于前人的想法,即使是不完善的,甚至包含某些错误。讨论班上的这些争论,既帮助学生弄懂弄通前人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人,并引导出新的发现。活跃的学术气氛造就了一代新人。在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研究生、青年教师不仅在当时就取得显赫的科研成果,而且逐步成为我国在这个方向上的教学科研的骨干,有些人还走上了领导岗位。近10多年来,他在助手的协助下已培养出和正在培养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20余名,保证了在这个重要的方向上后继有人。以他为首的这个科学集体的研究课题涉及了李群、李代数及齐性空间微分几何的大部分主要领域,有些课题的研究已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这对于缩短我国在这些方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起了很大的作用。“八五”期间,他们的这个研究方向已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支持方向。
  严志达院士于1999年4月30日逝世。人们深切地悼念这位良师,这位益友,这位杰出的数学家。陈省身用传真送来挽联:“足迹深入特殊李群,精思冠侪;影响包括曲率积分,创见无尽。”


个人年表

  1917年11月1日 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1936—1941年 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数学系。
  1941—1946年 任昆明云南大学助教。
  1946年 考取中法交换生留学。
  1947—1949年 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49年 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9—1952年 任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
  1952—1985年 任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
  1985年— 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教授。
  1980-1985年 任中国数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1993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4月30日逝世


个人传记

  严志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数学所教授,博士导师.从事李群、李代数、微分几何与齿轮啮合理论等多方面的数学研究工作.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多次当选为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大常委等.
  (一)
  严志达,1917年11月8日诞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现通州市).他的父亲是严树钊,母亲是高氏.严树钊是清朝的生员,后受当时新思潮与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就读于江苏通州师范学校.此校当时是全国最早的少数新学校之一.1908年,严树钊毕业后在该校任教并兼任该校附属小学校长,从事新教育事业多年.“辛亥革命”前后,严树钊退职还乡.严志达出身于这样一个经济虽不富裕,但文化教育等精神食粮却很充沛的书香门第.
  严志达7岁时(1924),进入家乡的一所农村初级小学读书.当时,中国的教育很不发达,农村只有四年制的初小,县城才有高级小学.县城离家有二三十里.严志达初小毕业后要上高小,离家太远.他母亲对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很不放心.恰好,县教育局有意在严家附近的小镇上设立一所高级小学,而且县教育局委托严树钊负责筹备.由于严树钊的努力,不久这所高小顺利建成,并且所聘请的校长、教师都很认真负责,图书设备也相当不错.于是严志达得以就近入学.平时他住在学校,周末与假日回家.
  严志达幼时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中,来自自学.严志达既接受了新思潮新教育,又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父亲有不少藏书,大部分是经史子集、笔记小说以及各种碑帖字画等,但也有少量的初等几何、物理等理科书籍.严志达小时就很喜爱这些书籍.除临习碑帖外,还逐渐读懂了一些书的内容.富于美妙幻想的《聊斋》,写得极生动的历史传记《史记》等使幼小的严志达十分感动并深深地爱上了文学艺术,而且这些书
共6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