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1、宋朝历史学家
[宋]临安(今杭州)刻工,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刻湖州版新唐书,十五年(一一四五)刻绍兴版尚书正等书。 《宋元考古学初稿》
2、清朝文学家
[清]女。字端叔(叔一作淑),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作端人,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若谷妻。善花卉,布置工稳,亦善翎毛。诗受业于徐少宗伯倬。后入都,马相国齐尝延为闺塾师。康熙四十年(一七o一)在北京作花卉册十二页。著有砚庐草。 《王端容花卉册》、《国(清)朝画征续录》、《眘墨堂诗话》、《清画家诗史》
3、射击运动员
王正(图)1996年进入江苏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主项为男子飞碟双多向,现任教练是孙盛伟。
运动经历:
1995年首次入江苏省射击队飞碟多向班开始训练; 2001年入选国家队。
主要成绩:
2001年九届全运会男子双多向冠军;
2002年泰国亚洲锦标赛男子双多向个人、团体冠军;
2003年印度世界杯男子双多向第六名,意大利世界杯总决赛男子双多向第六名;
2004年雅典测试赛亚军,亚锦赛个人第三;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飞碟双多向铜牌。
4、现代文学家
笔 名: 肖夫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1/11/28
民 族: 汉族
山东青岛人。高中毕业。1962年参加工作,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山农场、新疆自治区建安总公司学校、农二场学校、兵团六建子弟学校教师,《绿洲》杂志小说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创作组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从书生到老板》,文艺理论集《大的技巧》,散文集《哈纳斯》,纪实文学集《瞬间永恒》、小说集《黑色漩涡》等。目前正创作长篇小说:《上半身,下半身》(暂名)。小说《虾祭》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9年-1989年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妈妈姐姐和我》获新疆自治区少儿优秀创作奖二等奖、《铁娃进城》(合作)获1989年全国城市报连载作品一等奖。
5.美术家
(1942.6—)北京人。擅长油画。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工作。作品有《歌》、《冠军之路》、《爱》等。
6.郑州工学院副教授
王 正 男,1935年9月出生,湖南新化县人。汉族。大学学历。英语能听、说、读、写;能翻译俄、日专业书刊。曾任英国Newcastle大学客座讲师;1984年回国任郑州工学院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教授;兼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及氢脆、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钢结构协会理事、省金属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培养研究生10人。主要科研成果有:“883新型弹性材料研究”(省级鉴定,国际先进,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火炬计划,获中国第四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著名重点院校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砼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的影响”(国家标准局验收,国内领先,纳入国家防腐规范)、“典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断裂研究”(机电部鉴定。国内领先)。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一部。其中《45MnSIV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腐蚀》等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三次,《En24钢在海水中的应力腐蚀》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Ni-P化学镀层对304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等获教委优秀论文奖三次,美、英、日、俄等著名文摘刊物争相收录。现正从事核电钢环境敏感断裂、轴瓦新材料和RCM—903固体保护膜的应用研究。
7.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林业部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并于1997年选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于1973年进入天津轻工业学院学习工业发酵专业,197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考入中国林科院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1997年被聘任为研究员,1998年在林科院攻读博士, 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木材工业废水治理及其综合利用,木纤维(刨花)复合材料模压技术,新型木塑复合材料技术,以及竹材结构材制造技术等。主持过十多项部级、国家级研究课题,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得10项科技成果认证和两个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和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
8.浙江省名中医
王正,男,别名乃柳,系浙江省苍南县括山乡张东村人,汉族,1966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曾任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兼中医科主任20余年,主任医师,1995年被评为“温州市名中医”,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00年退休后供职于温州市名医馆——中医药学会门诊部。现任全国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耳穴临床治疗研究组组长,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耳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香港《亚洲医药杂志》医学高级顾问,香港国际医学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国中医针灸医师联合总会理事,东南亚地区中医美容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20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艾灸机”,获温州地区行政公署科技奖;八十年代初期,汇集编成《浙江民间本草》、《本草协定处方》、《中草药临床应用汇编》和《十大名方临床研究》等家传之本;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挖掘、整理,研究耳穴医学,编写《耳穴学讲义》和《耳穴新疗法》等教材,为省市县和浙江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单位举办50余期耳穴学习班,被聘为“全国耳穴高级培训班”教师,曾受中国针灸学会委托,在温州龙港组办“中国南方耳穴诊治培训班”,担任主讲任务,培养了耳穴人才。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总结出耳穴望、摸、触、探的诊断方法;针、夹、贴、灸等操作技巧;四时寒暑与耳穴诊治相关规律;辨证辨病、组方精要、取穴准确、手法恰当、医患合作等提高耳穴疗效的五大要素;先后撰写并在《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台湾《自然疗法》和《国际临床针灸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耳穴医学知识简介”、“浅淡耳廓皮肤与自然界的关系”、“磁珠耳穴贴矫正臀位(胎位不正)45例临床报告”等30余篇论文,多篇获得优秀科技特、一、二、三奖;出版了《中国耳穴诊治学》和《耳穴辨治纲要》等著作,分别获得首届“生命力杯”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和“国际中医药杰出成果奖”!“磁珠耳穴贴矫正臀位(胎位不正)”一题经温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通过。
近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药穴结合”治疗损容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取得显著效果。从1958年12月开始创办全国首家《耳穴医学信息报》,历任编辑部主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