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发熹
陆发熹,土壤学家。在土壤调查、土壤分类和红壤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建立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土壤科研机构、发展土壤科技事业和培养土壤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发熹,1912年10月23日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梅镇中央垌村。自幼在父母鼓励下,勤奋好学,努力求知,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考入当地比较有名的杨华高级小学和容县初级中学。
在家乡,他经常接触农民和农业生产,深知农民生活的贫困,从而产生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这为他日后学农,深入农村,主动接近农民群众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1929年,陆发熹初中毕业。为了满足他强烈的求学愿望,父母举债送他到广州考入中山大学高中部。1932年毕业,并直接进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在4年大学生活中,他刻苦学习,不论在课堂、实验室还是在田间,他都认真细致,苦学勤问。除学习农业化学必修课外,还选读了稻作学、果树栽培、柑桔栽培、经济作物等课程。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又选读了胶体化学、高等数学等。因此,他知识面较广,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同时,他一直重视体育锻炼,因此,体格强壮,精力充沛,不仅使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为他以后在各地翻山越岭进行调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基础。1936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又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攻读硕士学位。他深入研究土壤肥料问题,对土壤的保肥性能特别感兴趣,先后发表了几篇有关广东一些重要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的研究论文。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内容就是对广东几种重要土壤盐基交换的研究总结,于1938年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从童年到青年,陆发熹受到比较良好的系统教育,特别是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为他矢志献身土壤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陆发熹结束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后,即获得中英庚款会的科研经费资助,先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员,1939年获准调往实验设备较好的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40年5月,他应彭家元教授的邀请到四川农业改进所工作,任技士兼土壤股股长。曾先后在四川乐山、峨眉、绵阳、罗江、德阳、广汉、彭县、什邡、新都、郫县、温江、灌县、简阳、资中、资阳等县进行土壤调查,走遍了穷乡僻壤,了解农民用土、改土的措施,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并在成都平原及其相邻地区开展土壤肥力研究。他研究了土壤与烟草、茶叶等的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水稻土与水稻根系的生长及稻谷产量的构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乐山、彭县、什邡等县的土壤调查报告,以及成都平原土壤肥力之概性等论文,提供有关单位参考。
1942年10月,陆发熹回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继续工作。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派朱莲青和陆发熹去陕西与陕西农业改进所合作调查陕西土壤。后来,朱莲青去宁夏,陆发熹仍留在陕西,先后在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以及洛川、韩城、安康等地区调查土壤。他克服任务繁重、社会治安混乱、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坚持在陕西连续工作3年,取得了丰富的调查资料,发表了陕西中南部土壤概要、陕西植棉土壤概述、陕西泾惠渠诱致土壤盐渍与改良建设等多篇论文,为陕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由西安返回南京。194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资源委员会合作调查西沙群岛的资源,同时寻找证明该群岛属于我国的证据。陆发熹和穆恩之一起参加了这一调查。经过周详考察,他们找到一些残碑,证明明代以前就有中国官兵驻守该地。海南岛渔民经常在该地区海域捕捞。海南岛崖县还设镇管理西沙、南沙群岛。我国对这两个群岛的主权确凿无疑。同时,还基本查清西沙群岛海鸟粪磷矿资源,并发表了有关论文。
1938—1948年,陆发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川、陕西农村。他身背土壤调查工具和标本,跋山涉水,三进大巴山,四越秦岭。他深入群众,调查和总结生产经验,与农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也锻炼了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
1948年9月,陆发熹应中山大学农学院的邀请,返母校担任农业化学系副教授兼土壤研究所技师。1951年晋升为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陆发熹参加了成立华南农学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该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土壤系主任。
华南农学院成立初期,陆发熹的工作十分繁重,既要认真履行副教务长的职责,又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积极贯彻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重视理论教学,同时重视实验操作技能和生产实践。1958—1966年他主管课程改革期间,力求课程内容不重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和作物栽培学三门课程内容必须紧密联系,互相配合,要精简不必要的重复,又要深入讲解理论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改革,1964年他受华南农学院院长的委托,在竹料公社创建了华南农学院农村生产基地综合样板,作为全院师生进行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基地。他亲自带领各系应届毕业班师生400多人到竹料公社进行综合调查、规划,选择水稻、花生和荔枝丰产试验点,进行低产田改良,以及畜牧、农机等学科的试验研究,在综合调查和试验研究中讲授有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学生们则向农民讲授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保养等科学知识,对普及农业技术起到良好作用。师生们与工农的感情加深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同时,竹料公社的农业生产面貌也焕然一新,出现了水稻、花生高产田,荔枝丰产园,无病猪舍,无病鸡舍等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气象。这个样板点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办,虽只搞了两年,但给当地干部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发熹任主任的土化系坚持贯彻
陆发熹,1912年10月23日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梅镇中央垌村。自幼在父母鼓励下,勤奋好学,努力求知,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考入当地比较有名的杨华高级小学和容县初级中学。
在家乡,他经常接触农民和农业生产,深知农民生活的贫困,从而产生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这为他日后学农,深入农村,主动接近农民群众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1929年,陆发熹初中毕业。为了满足他强烈的求学愿望,父母举债送他到广州考入中山大学高中部。1932年毕业,并直接进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在4年大学生活中,他刻苦学习,不论在课堂、实验室还是在田间,他都认真细致,苦学勤问。除学习农业化学必修课外,还选读了稻作学、果树栽培、柑桔栽培、经济作物等课程。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又选读了胶体化学、高等数学等。因此,他知识面较广,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同时,他一直重视体育锻炼,因此,体格强壮,精力充沛,不仅使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为他以后在各地翻山越岭进行调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基础。1936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又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攻读硕士学位。他深入研究土壤肥料问题,对土壤的保肥性能特别感兴趣,先后发表了几篇有关广东一些重要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的研究论文。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内容就是对广东几种重要土壤盐基交换的研究总结,于1938年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从童年到青年,陆发熹受到比较良好的系统教育,特别是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为他矢志献身土壤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深入实际研究土壤,认真总结群众经验
陆发熹结束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后,即获得中英庚款会的科研经费资助,先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员,1939年获准调往实验设备较好的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40年5月,他应彭家元教授的邀请到四川农业改进所工作,任技士兼土壤股股长。曾先后在四川乐山、峨眉、绵阳、罗江、德阳、广汉、彭县、什邡、新都、郫县、温江、灌县、简阳、资中、资阳等县进行土壤调查,走遍了穷乡僻壤,了解农民用土、改土的措施,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并在成都平原及其相邻地区开展土壤肥力研究。他研究了土壤与烟草、茶叶等的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水稻土与水稻根系的生长及稻谷产量的构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乐山、彭县、什邡等县的土壤调查报告,以及成都平原土壤肥力之概性等论文,提供有关单位参考。1942年10月,陆发熹回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继续工作。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派朱莲青和陆发熹去陕西与陕西农业改进所合作调查陕西土壤。后来,朱莲青去宁夏,陆发熹仍留在陕西,先后在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以及洛川、韩城、安康等地区调查土壤。他克服任务繁重、社会治安混乱、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坚持在陕西连续工作3年,取得了丰富的调查资料,发表了陕西中南部土壤概要、陕西植棉土壤概述、陕西泾惠渠诱致土壤盐渍与改良建设等多篇论文,为陕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由西安返回南京。194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资源委员会合作调查西沙群岛的资源,同时寻找证明该群岛属于我国的证据。陆发熹和穆恩之一起参加了这一调查。经过周详考察,他们找到一些残碑,证明明代以前就有中国官兵驻守该地。海南岛渔民经常在该地区海域捕捞。海南岛崖县还设镇管理西沙、南沙群岛。我国对这两个群岛的主权确凿无疑。同时,还基本查清西沙群岛海鸟粪磷矿资源,并发表了有关论文。
1938—1948年,陆发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川、陕西农村。他身背土壤调查工具和标本,跋山涉水,三进大巴山,四越秦岭。他深入群众,调查和总结生产经验,与农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也锻炼了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
建立教学、科研、农村生产基地和样板
1948年9月,陆发熹应中山大学农学院的邀请,返母校担任农业化学系副教授兼土壤研究所技师。1951年晋升为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陆发熹参加了成立华南农学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该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土壤系主任。华南农学院成立初期,陆发熹的工作十分繁重,既要认真履行副教务长的职责,又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积极贯彻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重视理论教学,同时重视实验操作技能和生产实践。1958—1966年他主管课程改革期间,力求课程内容不重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和作物栽培学三门课程内容必须紧密联系,互相配合,要精简不必要的重复,又要深入讲解理论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改革,1964年他受华南农学院院长的委托,在竹料公社创建了华南农学院农村生产基地综合样板,作为全院师生进行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基地。他亲自带领各系应届毕业班师生400多人到竹料公社进行综合调查、规划,选择水稻、花生和荔枝丰产试验点,进行低产田改良,以及畜牧、农机等学科的试验研究,在综合调查和试验研究中讲授有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学生们则向农民讲授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保养等科学知识,对普及农业技术起到良好作用。师生们与工农的感情加深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同时,竹料公社的农业生产面貌也焕然一新,出现了水稻、花生高产田,荔枝丰产园,无病猪舍,无病鸡舍等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气象。这个样板点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办,虽只搞了两年,但给当地干部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发熹任主任的土化系坚持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