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发熹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和调查、规划、样板相结合的方针,每年的土壤调查分类教学都是结合生产需要进行的。1974—1975年,他亲自带领土化系应届毕业生到海南岛屯昌县、琼海县进行土壤资源调查、利用改良规划和建立样板,同时讲授有关理论和操作方法,进行低产田改良试验。屯昌县坡心公社高坡洋低产田经改良后,水稻产量由每亩2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赞赏。1978年,华南农学院土化系的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改良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1956年,陆发嘉受国家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两年,学习粘土矿物的研究技术和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1958年他回国后建议华南农学院设立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主要研究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一建议得到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赵善欢教授和他共同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包括用32磷示踪法研究磷肥在水稻植株中的转化,施用磷肥对甘蔗吸磷和含糖量的影响等。
1958年下半年,陆发熹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委托,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同年12月,研究所正式成立,陆发熹任所长。1960年,广州土壤研究所改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1963年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陆发熹任室主任。1972年,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化系合并,成立广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为了发展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土壤科学和农业生产,陆发熹从1975年起就多方奔走呼吁恢复中南土壤研究室的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成立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归广东省科学院建制,任陆发熹为所长。广州土壤研究所创办以后,历经困难挫折,至此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陆发熹在纪念该所成立30周年的刊物上,深有感慨地写下了“创业难,建业更难。愿我们团结一致,为发展土壤科学事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努力奋斗!”的题词。
陆发熹办土壤研究所的指导思想是采取实验室、实验农场和农村科研生产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用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又从生产实践中发展土壤科学理论。由陆发熹主编的《珠江三角洲土壤》一书,集中反映了这一指导思想。该书获得了广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展农业生产,1958年3月,广东省开始土壤普查的试点工作。10月,在广东新兴县召开全国土壤普查现场会议,推广广东的土壤普查经验,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陆发熹从苏联进修回来后就积极参加这一工作。他特别重视总结农民识土、用土和改土的宝贵经验。在他倡导下,1960年广东省开展了土壤资源调查补课,重点总结农民用土、改土经验。为了汇总广东省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在他的主持下,组织了广东土壤研究所、农业科学院、农业厅、中山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夜以继日地奋战了几十天,编写了《广东农业土壤志》,于1962年10月出版。全书4篇19章,系统地反映了以耕作土壤为主的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性,论述了低产田改良利用的原理与措施,进行了土壤农业利用分区,不仅为广东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对土壤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陆发熹是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委员会委员。他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参加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与沈梓培共同编写《中国农业土壤的熟化过程及肥力演变规律》,还参加审查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成果——《中国农业土壤志》的工作。
1978年,全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陆发熹担任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中南地区和广东省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组长,参加制订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土壤分类系统。他经常深入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学术报告和成果验收。他充分地研究了两广的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的某些理化性质和石灰岩地区土壤利用改良问题;还先后到广西百色、南宁、钦州和广东湛江、茂名、肇庆、韶关、梅县和汕头等地考察,沿途采集分析样本,观察地貌景观,研究广东土壤地带界线划分问题。当时他年事已高,但仍经常带病参加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的活动。他对土壤科学事业极端负责的献身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搞好土壤普查工作,使中南五省的土壤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大成果。1987年,湖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土壤普查成果汇总的省份。
陆发熹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早在1950年,他便带领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与农民合作,在酸瘦的黑坭田上进行水稻深耕增施有机肥,改良中低产田的试验,使早稻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学生通过这样的试验活动,不仅增长了有关土壤肥料的科学知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紧密结合国家建设任务进行教学实践,把学生放到生产建设中去锻炼提高,是陆发熹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50年代初,他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粤汉铁路沿线土壤调查、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广东橡胶考察团和广东土壤概查等工作,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感情,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结合任务进行教学的宝贵经验。陆发熹自己走遍广东的各个县市、收集大量资料,编写各种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的建议,为他后来研究广东土壤农业分区,从物候、气候、土壤特性、地质、作物分布等因素划分土壤地带界线,以及编写《广东土壤农业利用分区》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作了准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发熹遭到种种摧残和迫害,特别使他痛心的是多年积累的土壤标本等科学资料以及实验设备遭到损坏。粉碎四人帮后,陆发熹重新担任华南农学院土化系系主任。在广东省农委和高教局的支持下,有关部门拨给研究经费,使他恢复和发展红壤利用改良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和改善实验室设备的愿望得以实现,为培育人才创造了条件。
文化大革命使师资和科研人才出现断层。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积极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同时亲自推荐人员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进修或合作研究,还非常重视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参观访问、讲学,或担任名誉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使青年师生了解国际土
筹建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和土壤研究所
1956年,陆发嘉受国家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两年,学习粘土矿物的研究技术和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1958年他回国后建议华南农学院设立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主要研究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一建议得到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赵善欢教授和他共同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包括用32磷示踪法研究磷肥在水稻植株中的转化,施用磷肥对甘蔗吸磷和含糖量的影响等。1958年下半年,陆发熹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委托,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同年12月,研究所正式成立,陆发熹任所长。1960年,广州土壤研究所改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1963年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陆发熹任室主任。1972年,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化系合并,成立广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为了发展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土壤科学和农业生产,陆发熹从1975年起就多方奔走呼吁恢复中南土壤研究室的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成立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归广东省科学院建制,任陆发熹为所长。广州土壤研究所创办以后,历经困难挫折,至此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陆发熹在纪念该所成立30周年的刊物上,深有感慨地写下了“创业难,建业更难。愿我们团结一致,为发展土壤科学事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努力奋斗!”的题词。
陆发熹办土壤研究所的指导思想是采取实验室、实验农场和农村科研生产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用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又从生产实践中发展土壤科学理论。由陆发熹主编的《珠江三角洲土壤》一书,集中反映了这一指导思想。该书获得了广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为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展农业生产,1958年3月,广东省开始土壤普查的试点工作。10月,在广东新兴县召开全国土壤普查现场会议,推广广东的土壤普查经验,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陆发熹从苏联进修回来后就积极参加这一工作。他特别重视总结农民识土、用土和改土的宝贵经验。在他倡导下,1960年广东省开展了土壤资源调查补课,重点总结农民用土、改土经验。为了汇总广东省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在他的主持下,组织了广东土壤研究所、农业科学院、农业厅、中山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夜以继日地奋战了几十天,编写了《广东农业土壤志》,于1962年10月出版。全书4篇19章,系统地反映了以耕作土壤为主的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性,论述了低产田改良利用的原理与措施,进行了土壤农业利用分区,不仅为广东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对土壤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陆发熹是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委员会委员。他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参加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与沈梓培共同编写《中国农业土壤的熟化过程及肥力演变规律》,还参加审查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成果——《中国农业土壤志》的工作。
1978年,全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陆发熹担任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中南地区和广东省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组长,参加制订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土壤分类系统。他经常深入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学术报告和成果验收。他充分地研究了两广的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的某些理化性质和石灰岩地区土壤利用改良问题;还先后到广西百色、南宁、钦州和广东湛江、茂名、肇庆、韶关、梅县和汕头等地考察,沿途采集分析样本,观察地貌景观,研究广东土壤地带界线划分问题。当时他年事已高,但仍经常带病参加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的活动。他对土壤科学事业极端负责的献身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搞好土壤普查工作,使中南五省的土壤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大成果。1987年,湖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土壤普查成果汇总的省份。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陆发熹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早在1950年,他便带领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与农民合作,在酸瘦的黑坭田上进行水稻深耕增施有机肥,改良中低产田的试验,使早稻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学生通过这样的试验活动,不仅增长了有关土壤肥料的科学知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紧密结合国家建设任务进行教学实践,把学生放到生产建设中去锻炼提高,是陆发熹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50年代初,他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粤汉铁路沿线土壤调查、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广东橡胶考察团和广东土壤概查等工作,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感情,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结合任务进行教学的宝贵经验。陆发熹自己走遍广东的各个县市、收集大量资料,编写各种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的建议,为他后来研究广东土壤农业分区,从物候、气候、土壤特性、地质、作物分布等因素划分土壤地带界线,以及编写《广东土壤农业利用分区》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作了准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发熹遭到种种摧残和迫害,特别使他痛心的是多年积累的土壤标本等科学资料以及实验设备遭到损坏。粉碎四人帮后,陆发熹重新担任华南农学院土化系系主任。在广东省农委和高教局的支持下,有关部门拨给研究经费,使他恢复和发展红壤利用改良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和改善实验室设备的愿望得以实现,为培育人才创造了条件。
文化大革命使师资和科研人才出现断层。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积极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同时亲自推荐人员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进修或合作研究,还非常重视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参观访问、讲学,或担任名誉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使青年师生了解国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