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1916年);《远东台风的新分类》(1918年);《关于台风眼的若干新事实》(1918年);《台风的源地与转向》(1925年);《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1925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1926年);《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年);《中国气候之运行》(1933年);《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年);《中国气候概论》(1935年);《前清北京之气象记录》(1936年);《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中国的亚热带》(1958年);《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3年);
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波及全国。浙大学生于12月10日召开全校大会表示响应,并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于11日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当时,浙大校长郭任远竟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逮捕学生代表12人。此举非但没有阻止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反倒使广大学生积压已久的愤怒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当即决定罢课,发表驱郭宣言,学生的行动得到大多数教职员的同情和支持,要求撤换校长,成了浙大全体师生的共同呼声。
为了平息家乡的学潮,蒋介石于1936年1月12日亲自到校训话,但形势并没有得到缓和,不得已,蒋介石只得同意更换校长。在陈布雷、翁文灏等人的推荐下,蒋介石最终将新校长的人选圈定为竺可桢,个中原因除了竺可桢学术成就卓著、富有人望以外,同为浙籍的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36年1月28日,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竺可桢碰上了地质学家翁文灏。翁文灏透露,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已经辞职,有人主张派他前往;对此,竺未置可否。2月11日,翁又登门造访,说陈布雷想提议让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竺在表达了相反的意愿之后,又补充道:“若能于浙大有所补益,余亦愿竭全力以赴之”。2月16日,陈布雷托人给竺可桢捎来口信,说蒋介石约他见面。竺可桢随即去蔡元培处请教,蔡言,最好不去浙大,但蒋不可不见,可见面时予以婉拒。当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没有马上允诺,只说要与蔡元培商议后再定。
竺可桢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自1928年气象所创办以来他一直任所长,刚有起色,他不愿分散精力;其二是他担心“大学校长其职务之繁重10倍于研究所所长”,而自己不善于也不屑于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他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科学研究上。因此,接任校长一职意味着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献身科学的理想。
正在竺可桢踌躇之际,夫人张侠魂却鼓励他出任校长,张的二姐、当时任立法委员的张默君也如是言,她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问题很多,风气不正,若竺可桢任校长,正好可以为整顿教育、转变学风干一番事业。这时,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这句话让竺可桢心头懔然为之一动。
经过再三考虑,竺可桢决定接任浙大校长职务。3月8日,他将此意告诉陈布雷,并提出三项条件: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第二,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政党干涉;第三,时间以半年为限。4月7日,行政院政治会议正式通过由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决定。
4月25日,竺可桢正式走马上任。他上任后重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改革学校管理,二是吸纳贤才。
“求是”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院名,也是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早在1936年的9月18日,竺可桢在对学生讲话时,就把浙大精神概括为“诚”和“勤”两个字,“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在他的心目中,“求是”的精神应包括:(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他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对学术自治的坚持、对大学生人格理想的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系科的调整,均源于此。
在这三条中,竺可桢又特别强调第一条,他说:“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他常常举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为例:“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被迫改正学说。但教会与国会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损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结果开普勒、牛顿辈先后研究,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而真理卒以大明。”
由此,竺可桢又进一步引申出他关于大学生人格理想的论述。他明确地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经常用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名言来激励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去做各界的领袖。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第一次发表讲话,表明了他办学思想的主旨。他指出:“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他一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作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他为“领导人才”提出了四项条件,即:
(1)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
(2)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3)明辩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
(4)健全的体格。
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
在任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临危受命
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波及全国。浙大学生于12月10日召开全校大会表示响应,并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于11日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当时,浙大校长郭任远竟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逮捕学生代表12人。此举非但没有阻止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反倒使广大学生积压已久的愤怒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当即决定罢课,发表驱郭宣言,学生的行动得到大多数教职员的同情和支持,要求撤换校长,成了浙大全体师生的共同呼声。为了平息家乡的学潮,蒋介石于1936年1月12日亲自到校训话,但形势并没有得到缓和,不得已,蒋介石只得同意更换校长。在陈布雷、翁文灏等人的推荐下,蒋介石最终将新校长的人选圈定为竺可桢,个中原因除了竺可桢学术成就卓著、富有人望以外,同为浙籍的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36年1月28日,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竺可桢碰上了地质学家翁文灏。翁文灏透露,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已经辞职,有人主张派他前往;对此,竺未置可否。2月11日,翁又登门造访,说陈布雷想提议让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竺在表达了相反的意愿之后,又补充道:“若能于浙大有所补益,余亦愿竭全力以赴之”。2月16日,陈布雷托人给竺可桢捎来口信,说蒋介石约他见面。竺可桢随即去蔡元培处请教,蔡言,最好不去浙大,但蒋不可不见,可见面时予以婉拒。当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没有马上允诺,只说要与蔡元培商议后再定。
竺可桢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自1928年气象所创办以来他一直任所长,刚有起色,他不愿分散精力;其二是他担心“大学校长其职务之繁重10倍于研究所所长”,而自己不善于也不屑于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他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科学研究上。因此,接任校长一职意味着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献身科学的理想。
正在竺可桢踌躇之际,夫人张侠魂却鼓励他出任校长,张的二姐、当时任立法委员的张默君也如是言,她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问题很多,风气不正,若竺可桢任校长,正好可以为整顿教育、转变学风干一番事业。这时,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这句话让竺可桢心头懔然为之一动。
经过再三考虑,竺可桢决定接任浙大校长职务。3月8日,他将此意告诉陈布雷,并提出三项条件: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第二,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政党干涉;第三,时间以半年为限。4月7日,行政院政治会议正式通过由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决定。
4月25日,竺可桢正式走马上任。他上任后重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改革学校管理,二是吸纳贤才。
求是精神
“求是”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院名,也是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早在1936年的9月18日,竺可桢在对学生讲话时,就把浙大精神概括为“诚”和“勤”两个字,“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在他的心目中,“求是”的精神应包括:(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他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对学术自治的坚持、对大学生人格理想的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系科的调整,均源于此。 在这三条中,竺可桢又特别强调第一条,他说:“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他常常举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为例:“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被迫改正学说。但教会与国会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损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结果开普勒、牛顿辈先后研究,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而真理卒以大明。”
由此,竺可桢又进一步引申出他关于大学生人格理想的论述。他明确地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经常用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名言来激励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去做各界的领袖。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第一次发表讲话,表明了他办学思想的主旨。他指出:“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他一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作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他为“领导人才”提出了四项条件,即:
(1)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
(2)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3)明辩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
(4)健全的体格。
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
浙大保姆
在任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