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遵义地处黔北山区,远离炮火和敌机的干扰。史称“文军长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1959年,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在他的倡导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据宁夏的同志回忆,1959年六七月间,竺可桢沿包兰铁路,到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视察。宁夏的风沙危害是他的考察重点之一。他到灵武、盐池一线调查,考察了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和沙坡头治沙试验站。沿途所见,流沙覆盖路面,威胁农田、水渠、公路和城镇。黄河沿岸的大沙丘,沙泻入水,增大了黄河的输沙量。竺可桢指出,起沙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砍伐森林,破坏草地,过度开垦、放牧和打柴。治沙,首先要树立信心,保护现有草皮和林带。他说:“干旱地区的雨量虽然少,但是要造林种草是完全可能的,有的地方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以利用。”沙坡头试验站是在竺可桢的倡导下建立的,3年内引种成功12种植物,固定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座7公里长的沙丘,作出了很好的成绩。
1963年,竺可桢上半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热带地区进行了考察,下半年又去宁夏中卫沙坡头、营盘水等地视察治沙工作。1965年8月,竺可桢放弃到北戴河海滨休养的机会,到甘肃河西走廊考察农业区划工作,并进行大黑河荒地资源的调查工作。12日,他在途中看见居民滥伐红柳,很感痛心,与同行人员说,这是造成戈壁的重要因素:割去红柳,沙被吹来,便成了戈壁。当天他就向甘肃省科委提出严禁砍伐红柳的建议。
竺可桢领导了黄河中游地区、黑龙江、新疆、云南热带生物资源,华南热带生物资源,土壤、盐湖、青海甘肃地区治沙,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等10个考察队,考察地区占全国面积60%以上,所得资料填补了我国许多方面的空白。他的足迹遍及除西藏与台湾之外的全国各省区。
竺可桢强调,对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抱整体观点、全局观点,要认识自然界的统一性,注意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能按照其本身的特点与国家整体的需要,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否则将引起自然条件的退化。如对于东北和内蒙古草原的开发,竺可桢认为,草地只能作为畜牧区,决不能大面积开垦。否则,肥沃的土壤就要被吹蚀,导致土壤肥力的退化,甚至变为沙荒。他的这些意见,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中断了20多年的两国交往逐渐恢复,而科学家的来往是其中先行的重要方面。1971年8月著名华人学者杨振宁首先回国省亲、访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也见到阔别多年的师辈与同窗,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人。由此开始,众多的美籍华人学者不断回国访问,中国科学院的对外交往开始复苏。竺可桢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的学者,又是许多著名华人学者的师长或老朋友、老同事,在这种形势下,他担负了许多接待工作。他们中间有李政道、赵元任、陈省身、任之恭以及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霍奇金爵士、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等。竺可桢向他们介绍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科学院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向,探讨双边合作的可能与具体内容。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一些领导人不便对外,竺可桢与吴有训副院长一起,承担了大量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工作,为发展当时民间外交和沟通对外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大力开展气象台站建设
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台站建设,是独立自主开展气象预报的基础。竺可桢在1921年就发表过《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一文,吁请各地政府予以重视。气象研究所成立后,他又提出《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认为全国设立不同规模的测候所不应少于150个。但是,由于当时财政困难,要由政府专门拨款来筹建气象台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成立的台站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解决,一是从气象研究所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自建少数测候所;一是动员凡需要气象资料的部门(如航空、交通部门等)出资,筹建一些测候所;再一是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在竺可桢的精心推动下,从1929年起到1941年底止,气象研究所自建的各级测候所9个,合办的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1959年,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在他的倡导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据宁夏的同志回忆,1959年六七月间,竺可桢沿包兰铁路,到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视察。宁夏的风沙危害是他的考察重点之一。他到灵武、盐池一线调查,考察了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和沙坡头治沙试验站。沿途所见,流沙覆盖路面,威胁农田、水渠、公路和城镇。黄河沿岸的大沙丘,沙泻入水,增大了黄河的输沙量。竺可桢指出,起沙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砍伐森林,破坏草地,过度开垦、放牧和打柴。治沙,首先要树立信心,保护现有草皮和林带。他说:“干旱地区的雨量虽然少,但是要造林种草是完全可能的,有的地方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以利用。”沙坡头试验站是在竺可桢的倡导下建立的,3年内引种成功12种植物,固定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座7公里长的沙丘,作出了很好的成绩。
1963年,竺可桢上半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热带地区进行了考察,下半年又去宁夏中卫沙坡头、营盘水等地视察治沙工作。1965年8月,竺可桢放弃到北戴河海滨休养的机会,到甘肃河西走廊考察农业区划工作,并进行大黑河荒地资源的调查工作。12日,他在途中看见居民滥伐红柳,很感痛心,与同行人员说,这是造成戈壁的重要因素:割去红柳,沙被吹来,便成了戈壁。当天他就向甘肃省科委提出严禁砍伐红柳的建议。
竺可桢领导了黄河中游地区、黑龙江、新疆、云南热带生物资源,华南热带生物资源,土壤、盐湖、青海甘肃地区治沙,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等10个考察队,考察地区占全国面积60%以上,所得资料填补了我国许多方面的空白。他的足迹遍及除西藏与台湾之外的全国各省区。
竺可桢强调,对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抱整体观点、全局观点,要认识自然界的统一性,注意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能按照其本身的特点与国家整体的需要,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否则将引起自然条件的退化。如对于东北和内蒙古草原的开发,竺可桢认为,草地只能作为畜牧区,决不能大面积开垦。否则,肥沃的土壤就要被吹蚀,导致土壤肥力的退化,甚至变为沙荒。他的这些意见,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中断了20多年的两国交往逐渐恢复,而科学家的来往是其中先行的重要方面。1971年8月著名华人学者杨振宁首先回国省亲、访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也见到阔别多年的师辈与同窗,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人。由此开始,众多的美籍华人学者不断回国访问,中国科学院的对外交往开始复苏。竺可桢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的学者,又是许多著名华人学者的师长或老朋友、老同事,在这种形势下,他担负了许多接待工作。他们中间有李政道、赵元任、陈省身、任之恭以及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霍奇金爵士、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等。竺可桢向他们介绍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科学院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向,探讨双边合作的可能与具体内容。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一些领导人不便对外,竺可桢与吴有训副院长一起,承担了大量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工作,为发展当时民间外交和沟通对外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研究领域
大力开展气象台站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台站建设,是独立自主开展气象预报的基础。竺可桢在1921年就发表过《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一文,吁请各地政府予以重视。气象研究所成立后,他又提出《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认为全国设立不同规模的测候所不应少于150个。但是,由于当时财政困难,要由政府专门拨款来筹建气象台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成立的台站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解决,一是从气象研究所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自建少数测候所;一是动员凡需要气象资料的部门(如航空、交通部门等)出资,筹建一些测候所;再一是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在竺可桢的精心推动下,从1929年起到1941年底止,气象研究所自建的各级测候所9个,合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