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吴几康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吴几康,194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电系。1949年初赴丹麦进修。1953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技术科学教学部副主任,北京软件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市政府计算机顾问组组长,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是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领导筹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指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104型计算机。组织和参加了国内最早的小、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的设计工作。参与领导了每秒千万次向量计算机的研制。对创建和发展中国计算机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几康-基本资料

  姓名:吴几康
  职业:计算机专家
  籍贯:上海市人


吴几康-个人简历

  中国计算机专家。原名吴畿槺。
  1918年1月9日生于上海。
  1943年同济大学机电系毕业。
  1949年入丹麦工业大学进修。
  1951年在哥本哈根任无线电厂发展工程师。
  1953年初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计算机组副研究员。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室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
  1972年任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兼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953年起从事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创工作,建立计算机实验室。
  1956年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7-1959年研制中国第一台104型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的负责人之一。
  1959-1964年负责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119型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1965年参加筹建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承担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研制任务。
  1965-1966年参加和领导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在设计抗干扰滤波器、抑止信号传输干扰和提高整机可靠性等方面取得成绩。
  1979-1983年参加研制每秒千万次运算的757型流水线向量计算机,获中国科学院最高荣誉奖。
  1964年起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和计算机学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兼任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侨大学教授。


吴几康-回国建设

  吴几康,原名吴畿康,1918年1月9日生于上海,毕业于同济大学(四川省李庄)机电系,留任电信系助教。1949年初获奖学金赴丹麦技术大学进修。在该校进修期间研制成频的宽带示波器放大器。宽为年在哥本哈根任皮德逊和斯多诺(无线电厂开发工程师,从事各类车载无线调频对讲机的研制开发工作。此时,吴几康虽然可继续在丹麦工作,但为了参加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事业,他毅然决定回国。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立场未获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解,因而不能得到从香港入境的签证,只能绕道瑞典、芬兰和苏联的西伯利亚回国。这种情况对于单身回国的吴几康来说,将增加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毫不少却,终于在1953 年初回到祖国的首都北京。
  吴几康回国后立即投身于我国急待发展的科学技术事业,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属下仅有四人的计算机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开始了为我国开辟
共4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6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