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鲍汉琛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鲍汉琛

鲍汉琛,能源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对中国煤炭能源科技的发展、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工作作出了贡献。辅助张大煜创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组织中国煤炭资源的分类和炼焦配煤的研究,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各大钢铁基地的恢复和建设工作。首先倡导并组织了碳—化学与煤炭能源转化应用与开发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领导、组织煤的气化、间接液化开发工作,以及精细化工、新型炭材料的技术及产品开发并以催化、化工和煤化学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开发工作。


鲍汉琛-个人简历

  中国科学院
  1922年8月6日 出生于香港。
  1940-1942年 在西南联大化学系学习。
  1942-1945年 在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六军工作。
  1946-1949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1949-1957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7-1987年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所长。
  1988-1992年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部高级咨询员,中国科学院科技开发领导小组顾问。
  1996年4月5日 病逝于太原。


鲍汉琛-生平介绍

  鲍汉琛,1922年8月6日出生于香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毕业后,他怀着浓厚的求知和为祖国服务的愿望,奔赴内地考取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东北重镇大连市,从此毕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鲍汉琛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5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应运而生,鲍汉琛担任该室学术秘书,辅助著名科学家张大煜组织领导科研工作。这是一个直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依靠自己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煤炭加工利用技术的科研单位。全室共有23名科技人员。在国家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几个大的钢铁基地开始恢复和建设,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课题。为此,鲍汉琛配合煤炭部、地质部对中国煤炭资源进行了大量普查化验及加工利用的评价鉴定工作,拟定了中国煤炭资源的分类方案,为钢铁基地的炼焦配煤、煤炼油厂和发电厂、煤气化厂的建设提供了设计数据。
  随着工作的进展,开展了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煤岩学、煤结构和煤气化及低温干馏新方法研究,以及炼焦化学产品和煤低温干馏焦油及页岩油加工技术的研究,为发展中国煤化工事业奠定初步基础。


鲍汉琛-突出贡献

  1961年,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迁到太原,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鲍汉琛担任了研究所秘书,协助张大煜所长(兼任)工作。是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研究所的基本建设几乎难以为继。鲍汉琛为了研究所的生存与发展,他积极争取中国科学院和山西省的支持,同时引导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一边自己动手搞建设,一边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工作,保持着团结、稳定的局面。
  1978年,鲍汉琛开展了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生产基本有机原料技术的开发工作,并取得明显进展。①在煤化学方面,对煤中腐植酸的结构、性能、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开辟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煤田地质及煤岩微成份的研究,为煤炭分类和弱黏结煤炼焦配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煤岩相图册。②在催化方面,开发成功新型催化气体净化过程,荣获国家发明奖;苯氧化制顺酐催化剂及其工艺、焦化粗苯催化加氢制精苯技术、裂解汽油催化加氢等均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③在化学工程方面,开发的砂子炉原油裂解制烯烃技术、挡板流化床萘氧化制苯酐和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反应器、从碳五馏份中抽提异戊二烯数学模型和间甲酚气液反应器数学模型等重要研究成果,均取得工业应用或为工业应用奠定技术基础,也为中国化学工程学科进步作出贡献。④在材料科学方面,积极配合国防军工的需要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研制成功热压氮化硼复合材料、高密高强石墨、高断裂应变石墨、碳—碳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材料等,在军品和民品方面均获得应用。其中,自行开发的500千克/年聚丙烯腈碳纤维生产线为国内第一条。科技队伍也在实践中得到壮大,成为一支化学与化工、研究与开发、学科配套,能够承担国家攻关任务的科技生力军。从建所至1978年间,鲍汉琛全力投入科研管理工作中,协助党和行政领导在科研方向和任务上的精心组织策划,使山西煤化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所的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鲍汉琛-开发能源

  鲍汉琛曾任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部高级咨询员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开发领导小组顾问。他领导和主持的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使发展规划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70年代末,山西煤化所的方向和任务从煤和石油出发的基本有机化工,再度转为煤炭能源技术开发。在新的形势下,鲍汉琛根据国情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从提高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出发后认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不仅可以通过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提供电能和洁净的燃料气,而且可以通过煤气化籍助碳—化学技术生产合成液体燃料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因此,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炭能源化工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煤的液化是解决中国发动机燃料供需矛盾必不可少的辅助途径。这个重大方向问题的提出在科技界造成很大影响,受到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到80年代中期,鲍汉琛等对能源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不得不长期依靠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这样,一方面要求煤炭能源技术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核能和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比其它国家更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新一代能源科技。


鲍汉琛-主要论著

  1 鲍汉琛,郭慕孙.从能源科学看能源危机的出路.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2 鲍汉琛.中国能源形势分析.合成燃料与煤化工信息,1983(5):1~7
  3 鲍汉琛.煤间接液化方法的技术经济问题.化工技术经济,1984,3:27~30
  4 鲍汉琛.煤气化、液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燃料与化工,1985,6:
  18~21
  5 鲍汉琛.如何用好12亿吨煤——发展合成气化学.合成燃料与煤化工信息,1985(4):1~5
  6 鲍汉琛.山西发展煤化工的途径.合成燃料与煤化工信息,1986(1):1~5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91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