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钊
种,而2/3的种都分布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刘承钊入川后就注意到这类动物,1940年发表的“蝌蚪与成体的适应”与“华西无尾两栖类的蝌蚪”两文中,对这类动物的成体与蝌蚪及其适应作了详细的描述。1943年将采自昭觉燕窝圹的两新种分别命名为秉志短齿蟾与疣刺短齿蟾。同年又撰文详细报道锡金短齿蟾的生活史,并与当时已知分布于川康的另6种加以比较,结论认为“有必要对此类群进一步研究以澄清种的问题”,同时预言“其结果将会有更多的新种被发现”。果如所料,在进一步调查研究之后,刘承钊于1945年“华西无尾两栖类的新种”一文中同时发表了6个新种,其中一种隶角蟾亚科,并依此建立髭蟾属,它就是著名的峨眉髭蟾,又名“胡子蛙”,因为繁殖季节其上颌缘长出一圈8~16枚黑色角质刺。1947年发表史氏短齿蟾的论文,并将原鉴定为锡金短齿蟾的标本改订为新种浦氏短齿蟾。1950年,刘承钊在其专著《华西两栖类》中记载了我国角蟾亚科4属17种,其中7个是新种,以及3种未订名的蝌蚪。由上可见角蟾亚科在我国西部种类的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西南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刘承钊先后又发表了五篇论文,介绍大花角蟾(1960),大短齿蟾、峨眉短齿蟾、金顶短齿蟾(1960),南江角蟾(1966),棘指角蟾、雷山髭蟾(1973),凉北齿蟾、普雄齿蟾与圆疣齿突蟾(1979)。总计共发表角蟾亚科21个新种及2个新属。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对角蟾亚科许多种的形态、生活史做了大量的观察与详尽的描述,尤其是对本类群的分布、起源与演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见解。譬如,早在1950年出版的《华西两栖类》中,他就明确指出:“西康中部高原与康东川西山区是原始的锄足蟾类物种分化的中心。”他进一步以短齿蟾属为例阐述这一观点:“我在华西考察的结果,又发现了秉志、疣刺、史氏与浦氏四个新种,可以说至少还有另三个新种,不过由于只采到蝌蚪与刚完成变态的个体而未加以定名。目前看来可以肯定短齿蟾属的分化中心是在四川西部与西康东部及东南部的山区”。在《中国无尾两栖类》一书中他再次指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我国西部高山区的无尾类物种组成已比较清楚,主要特点在于锄足蟾科Prlobatidae的物种比其他地区多;其中短齿蟾的分布中心,目前可以确定在这些山区。”关于角蟾属的分布,他认为:“锄足蟾类显然起源于古北界,角蟾是它们侵入东洋界后演化出来的属,主要分布于东印度群岛。而角蟾属在位于温带的华西出现看来是该属次生地向北扩散的结果。”
经过多年的野外实践与资料的积累,刘承钊产生撰写第三部专著——关于角蟾亚科的研究的计划。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动物学会3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刘承钊提出“中国角蟾亚科的分类探讨”的报告中表达了他的初步构思,其中特别注意到蝌蚪口部形态与属间及属下分类的关系,并提出建立新属(掌突蟾属)的设想;同时,又一次强调“从种数及其分布范围而论,角蟾亚科的分布中心是在横断山脉地区”。在1973年广州举行的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的会议上,刘承钊宣读了“髭蟾属Vibrissaphora和种的初步探讨,及其与分类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虽然他没能完成撰写角蟾亚科专著的计划,但他积累的资料与提出的构思无疑将给后学者提供了方便。
实践出真知。刘承钊科研工作的特点是深入实际,亲手掌握第一手资料。几十年来,他登高山,攀悬崖,入丛林,下湍流。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取得别人不可能获得的知识,也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方式及与其环境的适应如此了如指掌。在他的论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华西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一、蝌蚪与成体的适应”(1940)以及两本专著的总论中都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将成体、繁殖期、蝌蚪、卵等各个时期的适应特点分为若干类型,深入分析各种类型的形态结构与机能适应间的相互关系。譬如瀑布型与树栖型的成蛙都具有体背腹略扁平、指趾端扩大呈吸盘、雄小于雌等特点。瀑布型的体扁平有利于匍匐于溪边石隙中,指趾吸盘有利于吸附在石上以免为急流冲走;树栖型的体扁平及指趾吸盘则有利于在树干上附着及爬行以及雌性产卵时搓动制造泡沫。两者的雄性小于雌性,则在于交配时便于雌性驮着雄性在石隙间穿行或爬树。又如生活于流溪的蝌蚪体窄长、尾肌发达、尾鳍较低,以适于在急流中游泳;生活于静水中的蝌蚪则体较宽短、尾肌不甚发达而尾鳍较高,以适于在静水中平衡身体。再如产于石下、岩隙、泡沫或叶窝中的卵无色素,浮于水面或虽成团块而暴露于外的卵则多少具有色素。冬季或早春所产的卵色深以利吸收辐射热,春末夏初所产的卵则色浅,等等。
刘承钊在研究中亦深刻注意到地理分布与区系及物种形成的关系。尤其在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区系的研究中,他指出:“从动物地理学角度讲,四川与西康处于从北边的古北界向南边的东洋界过渡的地区;从生态学角度讲,则是由东部的低地向西部的高原过渡。此两省之间的山脉南北走向提供了地貌及生态条件的极大多样性,其间的小生境则富有各种各样的适应类群。在调查所到之地,两栖动物区系最丰富者莫过于峨眉山。”“峨眉山位于洪山山脉东南端,大渡河在其西面及南面。峨眉山的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主要由发现于洪山北部的类型组成,而大凉山与大渡河下游南部的则是迥然不同的类型。以大渡河为界与峨眉山分隔的西康高原与四川西北则有不同的两栖动物区系”。他又指出:“中国西部的地形取决于与青藏高原的关系以及川康间的横断山脉。中国西部的海拔高度从成都的1750英尺到西康省贡嘎山的25000英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地区南北区系成份的交汇显然有利于物种的形成。”刘承钊的这些论点至今仍有其指导意义。
刘承钊不仅对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适应与地理分布方面有系统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我国两栖动物学科研的基础,其实他对爬行动物生物学也有较多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东吴大学执教期间进行的。其中对北草蜥的研究尤为详尽,先后发表了“北草蜥生活史的初步研究”(1935),“北草蜥颔片的变异”与“北草蜥生活史与繁殖习性”(1939)等论文。此外,对我国广泛分布的虎斑游蛇(1936)与鳖的生活史(1937),江浙一带习见的宁波滑蜥的生活史(1937)也都曾撰文作了报道。入川后,他又对西南习见的菜花烙铁头的生活史以及多疣壁虎与蹼趾壁虎的生活史及繁殖习性(1940)也撰文作了报道,同年还发表“乌龟生长的研究”一文。他关于爬行动物研究的论文共11篇。此外,在巫山、秦巴山区、贵州、广西等地调查的论文中,也有关于爬行动物的记载。
1900年9月30日 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大堰堤庄。
1922—1924年 在汇文大学预科读书。
1924—1927年 在燕京大学读书,获学士学位。
1927—1929年 燕京大学生物系助教及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30—1931年 东北大学、燕京大学生物系讲师。
1932—1934年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4—1937年 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任淡水生物研究所所长。
1938—1939年 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1939—1946年 华西协合大学生物系教授。其间兼任燕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和生物系主任一年。
1946—1947年 赴美国讲学,被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聘为名誉研究教授。
1945—1950年 兼任华西协合大学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西南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刘承钊先后又发表了五篇论文,介绍大花角蟾(1960),大短齿蟾、峨眉短齿蟾、金顶短齿蟾(1960),南江角蟾(1966),棘指角蟾、雷山髭蟾(1973),凉北齿蟾、普雄齿蟾与圆疣齿突蟾(1979)。总计共发表角蟾亚科21个新种及2个新属。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对角蟾亚科许多种的形态、生活史做了大量的观察与详尽的描述,尤其是对本类群的分布、起源与演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见解。譬如,早在1950年出版的《华西两栖类》中,他就明确指出:“西康中部高原与康东川西山区是原始的锄足蟾类物种分化的中心。”他进一步以短齿蟾属为例阐述这一观点:“我在华西考察的结果,又发现了秉志、疣刺、史氏与浦氏四个新种,可以说至少还有另三个新种,不过由于只采到蝌蚪与刚完成变态的个体而未加以定名。目前看来可以肯定短齿蟾属的分化中心是在四川西部与西康东部及东南部的山区”。在《中国无尾两栖类》一书中他再次指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我国西部高山区的无尾类物种组成已比较清楚,主要特点在于锄足蟾科Prlobatidae的物种比其他地区多;其中短齿蟾的分布中心,目前可以确定在这些山区。”关于角蟾属的分布,他认为:“锄足蟾类显然起源于古北界,角蟾是它们侵入东洋界后演化出来的属,主要分布于东印度群岛。而角蟾属在位于温带的华西出现看来是该属次生地向北扩散的结果。”
经过多年的野外实践与资料的积累,刘承钊产生撰写第三部专著——关于角蟾亚科的研究的计划。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动物学会3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刘承钊提出“中国角蟾亚科的分类探讨”的报告中表达了他的初步构思,其中特别注意到蝌蚪口部形态与属间及属下分类的关系,并提出建立新属(掌突蟾属)的设想;同时,又一次强调“从种数及其分布范围而论,角蟾亚科的分布中心是在横断山脉地区”。在1973年广州举行的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的会议上,刘承钊宣读了“髭蟾属Vibrissaphora和种的初步探讨,及其与分类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虽然他没能完成撰写角蟾亚科专著的计划,但他积累的资料与提出的构思无疑将给后学者提供了方便。
两栖动物生态适应、地理分布的研究
实践出真知。刘承钊科研工作的特点是深入实际,亲手掌握第一手资料。几十年来,他登高山,攀悬崖,入丛林,下湍流。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取得别人不可能获得的知识,也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方式及与其环境的适应如此了如指掌。在他的论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华西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一、蝌蚪与成体的适应”(1940)以及两本专著的总论中都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将成体、繁殖期、蝌蚪、卵等各个时期的适应特点分为若干类型,深入分析各种类型的形态结构与机能适应间的相互关系。譬如瀑布型与树栖型的成蛙都具有体背腹略扁平、指趾端扩大呈吸盘、雄小于雌等特点。瀑布型的体扁平有利于匍匐于溪边石隙中,指趾吸盘有利于吸附在石上以免为急流冲走;树栖型的体扁平及指趾吸盘则有利于在树干上附着及爬行以及雌性产卵时搓动制造泡沫。两者的雄性小于雌性,则在于交配时便于雌性驮着雄性在石隙间穿行或爬树。又如生活于流溪的蝌蚪体窄长、尾肌发达、尾鳍较低,以适于在急流中游泳;生活于静水中的蝌蚪则体较宽短、尾肌不甚发达而尾鳍较高,以适于在静水中平衡身体。再如产于石下、岩隙、泡沫或叶窝中的卵无色素,浮于水面或虽成团块而暴露于外的卵则多少具有色素。冬季或早春所产的卵色深以利吸收辐射热,春末夏初所产的卵则色浅,等等。刘承钊在研究中亦深刻注意到地理分布与区系及物种形成的关系。尤其在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区系的研究中,他指出:“从动物地理学角度讲,四川与西康处于从北边的古北界向南边的东洋界过渡的地区;从生态学角度讲,则是由东部的低地向西部的高原过渡。此两省之间的山脉南北走向提供了地貌及生态条件的极大多样性,其间的小生境则富有各种各样的适应类群。在调查所到之地,两栖动物区系最丰富者莫过于峨眉山。”“峨眉山位于洪山山脉东南端,大渡河在其西面及南面。峨眉山的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主要由发现于洪山北部的类型组成,而大凉山与大渡河下游南部的则是迥然不同的类型。以大渡河为界与峨眉山分隔的西康高原与四川西北则有不同的两栖动物区系”。他又指出:“中国西部的地形取决于与青藏高原的关系以及川康间的横断山脉。中国西部的海拔高度从成都的1750英尺到西康省贡嘎山的25000英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地区南北区系成份的交汇显然有利于物种的形成。”刘承钊的这些论点至今仍有其指导意义。
爬行动物的研究
刘承钊不仅对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适应与地理分布方面有系统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我国两栖动物学科研的基础,其实他对爬行动物生物学也有较多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东吴大学执教期间进行的。其中对北草蜥的研究尤为详尽,先后发表了“北草蜥生活史的初步研究”(1935),“北草蜥颔片的变异”与“北草蜥生活史与繁殖习性”(1939)等论文。此外,对我国广泛分布的虎斑游蛇(1936)与鳖的生活史(1937),江浙一带习见的宁波滑蜥的生活史(1937)也都曾撰文作了报道。入川后,他又对西南习见的菜花烙铁头的生活史以及多疣壁虎与蹼趾壁虎的生活史及繁殖习性(1940)也撰文作了报道,同年还发表“乌龟生长的研究”一文。他关于爬行动物研究的论文共11篇。此外,在巫山、秦巴山区、贵州、广西等地调查的论文中,也有关于爬行动物的记载。
刘承钊先生简历
1900年9月30日 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大堰堤庄。1922—1924年 在汇文大学预科读书。
1924—1927年 在燕京大学读书,获学士学位。
1927—1929年 燕京大学生物系助教及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30—1931年 东北大学、燕京大学生物系讲师。
1932—1934年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4—1937年 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任淡水生物研究所所长。
1938—1939年 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1939—1946年 华西协合大学生物系教授。其间兼任燕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和生物系主任一年。
1946—1947年 赴美国讲学,被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聘为名誉研究教授。
1945—1950年 兼任华西协合大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