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7日 点击数: 字号: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外景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1](又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于2001年,是一个以研究、传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机构。


历史沿革

  其最早的前身是1921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史资料组。1955年7月,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文革”期间,研究工作一度中断。其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开始恢复建制。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史研究室,室址设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979年,迁至南京农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2001年6月,对相关学科力量进行整合,组建成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接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双重领导。
  

大事记


  
  1921年 原金陵大学图书馆成立农业史资料组,此即研究院最早的前身
  1932年 农业史资料组并入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
  1955年 正式组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南京农学院双重领导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1966年 调整建制,并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 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原来建制
  1981年 被批准为农业史硕士学科点
  1985年 举办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建室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6年 被批准为国内唯一的农业史博士学科点
  1992年 建立农学类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史站点
  1993年 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
  承办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 学科调整为理学类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
  1998年 建立国内唯一的理学类博士后流动站科学技术史站点
  1999年 再度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
  2001年 改组建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2002年 承办二十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变迁研讨会
  2003年 筹建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2004年 发起成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


运行机制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是一个开放型的学术机构,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专职研究人员为核心,兼职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国内外访问学者为外围,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信息收集与传播的工作。


发展目标

  研究院保持传统优势以强化特色,拓宽研究领域以促进发展,聚合国内外农业史和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力量,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办成国内领先并具国际影响的农史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
  学科建设
  研究院1981年被国家批准为农业史硕士学科点;1986年被批准为农业史博士学科点;1992年被评定为农学类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史站点;1998年被评定为理学类博士后流动站科学技术史站点;1993年和1999年两度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农业史博士学科点和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除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科点外,研究院还拥有科学技术哲学、历史学专门史、社会学等三个硕士学科专业和一个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专业学位。科学技术哲学主要侧重农业技术创新,专么史侧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整合,社会学侧重农村社会学和科学社会的研究。


研究队伍

  作为中国农史研究的重镇,研究院拥有一批知识渊博、成果突出的专家学者。2008年,有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0名、讲师15名,形成了一支相对合理的学术梯队。
  在充分发挥该院群体优势的基础上,还通过聘请兼职研究员,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等方式,开展农史研究工作。


研究机构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下设6个研究室和4个研究中心,即农业科技史研究室、农业经济史研究室、农村社会史研究室、农业文化研究室、农史文献研究室、生物学史研究室、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中外农业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华农业文明多媒体研发中心。
  * 农业科技史研究室
  农业科技史研究室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发生、发展规律及成就,总结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发掘其中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合理成份,为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历史借鉴。
  * 农业经济史研究室
  农业经济史研究室主要探讨历史时期农业领域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包括农业政策、农业思想、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背景资料和参考意见。
  * 农村社会史研究室
  农村社会史研究室主要探讨历史时期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以期揭示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 农史文献研究室
  农业历史文献研究室主要承担各种农业典籍、农史资料的校释整理工作,并对农史文献的版本、源流、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农史研究提供准确、翔实的资料。
  * 农业文化史研究室
  农业文化史研究室主要探讨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层面,并探讨农业发展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农业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 生物学史研究室
  生物学史研究室以中国生物学的发生、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生物学学科的发展衍变过程、生物学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生物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要探讨科技、经济与社会诸因素之间互动关系,包括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背景、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此外,还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科技奖励制度及科学活动规律等问题展开研究。
  * 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史研究室主要探讨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侧重研究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生态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关系,以便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提供启示和借鉴。
  * 中外农业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中外农业交流研究中心主要探讨中外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中外农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近现代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 中华农业文明多媒体研发中心
  中华农业文明多媒体研发中心主要依托该院农史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农业历史典籍进行数字化存贮,建立中国农业历史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通道。


人才培养

  自1981年以来,研究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9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