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要点
教学基础化,教学评估常态化。开展全省中小学校舍基本信息普查工作。全方位掌握中小学校每栋校舍的基本信息,提高对中小学校舍安全的监管能力。
13.大力发展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继续调整普通高中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效益,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入学率。大力加强县域和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扩充优质资源,争取每个县建成一所优质高中。加强县城寄宿制高中建设,扩大容量,接纳更多农村初中毕业生到条件、师资相对较好的县城高中就读。加大对民办普通高中的指导力度,督促民办普通高中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改革完善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
14.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和扫盲教育。落实《民族教育条例》,完善扶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规划实施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切实推进民族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把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入园率。以提高“三残”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为重点,加快推进特教学校二、三期工程建设,继续探索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有效机制。大力推进妇女扫盲和民族贫困地区扫盲工作,进一步提高扫盲教育质量和工作成效。
15.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出台《关于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和应用工作的意见》。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应用水平。启动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加强农远工程培训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校校通”工程资源平台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
16.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重点围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督导评估工作,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激励作用。继续做好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双高普九”工作的督导评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评估。
四、以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采取超常规措施落实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以提高基础劳动力素质为着眼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继续保持职业教育18万人招生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培训8万中级技能型人才和4万高级技能型人才。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万人左右,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推广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和技术50个以上。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乡镇综合中学。做好成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训企业在岗职工60万人次左右、下岗职工20万人次左右。围绕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规模。做好职业资格鉴定和中职升高职考试工作。
18.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抓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加大投入,争取2所学校进入国家优秀学校建设规划,重点建设10所县级学校,争取8所以上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项目。加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评估认定一批省级重点专业,抓好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开展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和全国及全省技能大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总结推广半工半读试点校的经验,健全顶岗实习和弹性学习制度。加快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建立优秀教学课件资源库。
19.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速度,完成规划基地总数的80%。省、市两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要避免分散投入,对有基础、有规划、有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的地市重点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在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各建设一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努力争取国家中职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增高职师范院校建设项目。根据我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围绕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东部煤电化战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服务外包职教集团成立的基础上,组建黑龙江省动漫职教集团等涉及我省支柱产业的相关职教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以高教强省建设为牵动,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认真落实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高教强省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创新平台、人文社科基地和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提高高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和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计划实施,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高校深入开展高教强省建设大讨论,指导高校修订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服务计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设计重点建设和发展项目。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定位,整合服务机构。学习借鉴“三区联动”模式,推动校、地、企合作。召开科教人才富省强省工作推进大会。
21.深入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优化调整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完成新增专业的论证审核备案,满足我省十大产业群发展对新专业的需求。完成教改项目的立项、监督、结题、验收、总结。保证工程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促进教学改革工作。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我省实施细则的实施,开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评估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研究改进评估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22.加强以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完善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建设规划和相关
13.大力发展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继续调整普通高中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效益,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入学率。大力加强县域和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扩充优质资源,争取每个县建成一所优质高中。加强县城寄宿制高中建设,扩大容量,接纳更多农村初中毕业生到条件、师资相对较好的县城高中就读。加大对民办普通高中的指导力度,督促民办普通高中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改革完善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
14.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和扫盲教育。落实《民族教育条例》,完善扶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规划实施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切实推进民族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把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入园率。以提高“三残”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为重点,加快推进特教学校二、三期工程建设,继续探索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有效机制。大力推进妇女扫盲和民族贫困地区扫盲工作,进一步提高扫盲教育质量和工作成效。
15.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出台《关于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和应用工作的意见》。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应用水平。启动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加强农远工程培训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校校通”工程资源平台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
16.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重点围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督导评估工作,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激励作用。继续做好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双高普九”工作的督导评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评估。
四、以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采取超常规措施落实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以提高基础劳动力素质为着眼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继续保持职业教育18万人招生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培训8万中级技能型人才和4万高级技能型人才。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万人左右,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推广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和技术50个以上。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乡镇综合中学。做好成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训企业在岗职工60万人次左右、下岗职工20万人次左右。围绕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规模。做好职业资格鉴定和中职升高职考试工作。
18.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抓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加大投入,争取2所学校进入国家优秀学校建设规划,重点建设10所县级学校,争取8所以上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项目。加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评估认定一批省级重点专业,抓好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开展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和全国及全省技能大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总结推广半工半读试点校的经验,健全顶岗实习和弹性学习制度。加快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建立优秀教学课件资源库。
19.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速度,完成规划基地总数的80%。省、市两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要避免分散投入,对有基础、有规划、有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的地市重点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在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各建设一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努力争取国家中职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增高职师范院校建设项目。根据我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围绕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东部煤电化战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服务外包职教集团成立的基础上,组建黑龙江省动漫职教集团等涉及我省支柱产业的相关职教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以高教强省建设为牵动,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认真落实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高教强省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创新平台、人文社科基地和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提高高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和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计划实施,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高校深入开展高教强省建设大讨论,指导高校修订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服务计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设计重点建设和发展项目。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定位,整合服务机构。学习借鉴“三区联动”模式,推动校、地、企合作。召开科教人才富省强省工作推进大会。
21.深入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优化调整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完成新增专业的论证审核备案,满足我省十大产业群发展对新专业的需求。完成教改项目的立项、监督、结题、验收、总结。保证工程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促进教学改革工作。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我省实施细则的实施,开展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评估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研究改进评估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22.加强以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完善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建设规划和相关
上一篇:石河子[ 03-17 ]
下一篇: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