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
、雕刻技法 响堂山北齐造像雕刻技法,一方面继承了北魏的风格,一方面又创造出新花样。北魏时期的造像多用直平刀法,衣纹表现为阶梯式,给人一种纯朴、粗犷而又生硬的感觉。响堂山在吸收这种技法的同时,又使用了圆刀法进行混合处理,尤其表现在衣纹转折处更为明显,(如南七菩萨、北三菩萨)使造像的服饰趋于圆润,富于真实,在表现造像的肌体上则更多的使用了圆刀法(如北九南龛左菩萨,赤足,屈体,酥胸坦露,腹部隆起),坚细易雕的石质加上艺匠们娴熟精湛的雕刻技法,使造像平添了无限的生命力,并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可以说,北齐艺匠在表现人物个性方面是很成功的。
除此之外,响堂山还出现了物象外减地浮雕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代表在北响堂第九窟内,环窟室壁脚一周,雕刻题材均为供养人和博山炉,物象内没有任何雕饰,其细部的表现应用彩绘完成。此外,该窟前壁窟门两侧的“帝后礼佛图”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石窟雕刻与壁画彩绘相结合也成为响堂山的一种风格。物象外减地浮雕的形式是继承了汉墓中画像石、画像砖的传统,应该与此窟拟作高欢陵墓有关系。
北齐石窟平面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中心塔柱式有南响堂1、2窟,北响堂3、6窟等;三壁三龛式有南响堂 5、7窟,北响堂2窟等。响堂山的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窟则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中心塔柱窟以北响堂第 6窟(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窟宽13米,深13.3米,高11.4米(见图)。中心柱坐佛高3.5 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窟内各壁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饰富丽,龛内青石坐佛为民国初年补置。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第 7 窟(千佛洞) 保存较完整,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龛内各雕一力士,窟内三壁开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雕千佛,窟顶中心雕大型莲花,周绕八身飞天及宝珠,为响堂山窟顶雕刻中的精品。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面相丰圆,体形健壮,立像如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衣纹轻薄疏简,紧贴身躯,已由北魏以线条为主的造型,逐步转变为以表现形体为主的新风格,有较强的质感,成为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都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北齐石窟的一个特点。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 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 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584),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 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除此之外,响堂山还出现了物象外减地浮雕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代表在北响堂第九窟内,环窟室壁脚一周,雕刻题材均为供养人和博山炉,物象内没有任何雕饰,其细部的表现应用彩绘完成。此外,该窟前壁窟门两侧的“帝后礼佛图”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石窟雕刻与壁画彩绘相结合也成为响堂山的一种风格。物象外减地浮雕的形式是继承了汉墓中画像石、画像砖的传统,应该与此窟拟作高欢陵墓有关系。
北齐石窟平面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中心塔柱式有南响堂1、2窟,北响堂3、6窟等;三壁三龛式有南响堂 5、7窟,北响堂2窟等。响堂山的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窟则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中心塔柱窟以北响堂第 6窟(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窟宽13米,深13.3米,高11.4米(见图)。中心柱坐佛高3.5 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窟内各壁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饰富丽,龛内青石坐佛为民国初年补置。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第 7 窟(千佛洞) 保存较完整,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龛内各雕一力士,窟内三壁开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雕千佛,窟顶中心雕大型莲花,周绕八身飞天及宝珠,为响堂山窟顶雕刻中的精品。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面相丰圆,体形健壮,立像如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衣纹轻薄疏简,紧贴身躯,已由北魏以线条为主的造型,逐步转变为以表现形体为主的新风格,有较强的质感,成为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都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北齐石窟的一个特点。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 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 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584),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 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