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石窟

魏献文帝与云冈石窟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云冈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国家性质主持营建的大规模石窟艺术工程。它依据一定的佛教经典,利用一定的艺术形式,表达着皇家造像的思想意识,显示着当时的历史背景。
  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研究的大部分学者,对整个石窟造像分为一、二、三期的观点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7、8双窟,日本学者把它放入昙曜五窟(460——465)以后,中国学者则认为它在孝文帝平城时期(465——494年)连续五组双窟(7、8;9、10;1、2;5、6;11、12、13)之前。迁洛以后的第三期观点一致。
  文成帝是云冈石窟的开创者,他打开了为皇帝开窟,为皇帝造像的局面,但只是单身像。献文帝即位,文明皇后临朝,出现“二乾重天”、“明离并照”二皇共同执政的局面。随后云冈石窟出现双窟、双龛、双塔、双佛之造像,据云冈研究所王恒统计,仅二佛并坐龛就有385个之多,二佛并坐是现实政治的写实,象征着“二皇”、“二圣”共同执政的形象。
  “二皇”是当时政治的现实,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组合。文成帝和平六年(465)献文帝即位,文明皇后临朝,此时的“二皇”应是他们(465——471年);献文帝延兴元年(471)孝文帝即位,献文帝退位至太上皇帝,文明皇后继续临朝,出现历史上少有的三人共同执政,三帝并列的局面(471——476年)。献文帝暴崩至文明皇后死(476——490年)是孝文帝与文明皇后执政时期,时间达15年之久。“二皇”应是他们。
  北魏石窟造像既有“帝王即当今如来”、“令如帝身”的人神合一的观念,双窟、双像又普遍存在,那么延兴元年至承明元年(471——476)献文帝、孝文帝、文明皇后共同执政5年时间,应在石窟造像上有所反映,现存云冈的11、12、13连续三窟并列的造像组合应是这种政治局面的显现。
  献文帝是有作为的北魏第六代皇帝。《本纪》载起:“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亲政以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广文化事业,发动北魏历史上第三次扩展疆域的战争,收青、齐于版图之中,为孝文帝南迁打下了基础,而垂青于史。
  献文帝对佛教“敦信尤深,览诸经论,好《老庄》。”于平城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高三百尺,基架宽敞,为天下第一;于天宫寺造释迦;构三级石浮图,为京华壮观;又建鹿野苑石窟于苑中之西山。这在北魏平城佛教建筑及佛教史上又是灿烂的一页。
  献文帝是第一位视察石窟营造工程的皇帝。文成帝是云冈石窟的始创者,但文献未见其视察的记载,而献文帝在即位的皇兴元年(467)“秋八月,行幸武州山石窟寺”、皇兴四年(470)“十二月幸鹿野苑、石窟寺”、延兴五年(475)“幸
  武州山”。有着当朝皇帝、太上皇帝身份的献文帝,频繁视察石窟工程,应该是有一定目的的。开启了孝文帝随后4次行幸武州山石窟寺、18次行幸方山、10余次谒永固陵的历史之最。
  延兴元年(471)孝文帝即位,被称为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的献文帝移居崇光宫,但他仍“弓览万机”、“国之大事咸以闻”,小皇帝也“每月一朝崇光宫”,他屡屡阅兵,出征巡行各地,有时带上年仅10岁孝文帝一月有余。他下令招兵征粮,亲讨入侵者,对外战争变本加厉,功业齐于太祖的开国,担当了北魏国家赋予他的伟大使命。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有十年皇帝经历献文帝,在倾国资造石窟的热潮中,应有反映。
  标榜着北魏王朝意趣的云冈大窟造像,倾注着皇家的心愿,既然双佛是“二皇”、“二圣”共同执政的象征,那11、12、13三窟相连共用一个前庭的造像布局,不正是献文帝、孝文帝、文明皇后在延兴至承明(471——476年)三帝并列,三人共同执政的历史现实吗?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