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保护区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成立“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由淇澳管理区管理。
  2002年2月,市林业局正式接管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接管,卢海洋站长兼管全面工作。
  2004年11月,粤办函[2004]383号文,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淇澳岛自然保护区和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建立“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卢海洋兼管保护区全面工作。
  2005年5月,为健全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市农业局副局长杨尧同志任第一届管理处主任,具体业务委托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负责。
  2006年1月,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筹建正式完成,并独立办公。
  2006年7月,市委组织部正式任命杨雄邦同志为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保护区管理处第二届主任,负责保护区全面工作。
  。[7]


7.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市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铁冲等镇的沿海海岸线边,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求保护对象为沿海滩涂红树林和候鸟。保护区总面积为8000亩,其中现有红树林1200亩,种植发展红树林6800亩,1999年12月,惠东县人民政府已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2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动植物资源


  现有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稔山镇的蟹洲湾、铁冲镇的好招楼及沙桥考洲洋海堤、盐洲镇的白沙村。红树林的主要树种有:老鼠勒、海漆、桐花树、木揽、秋茄树、红海揽、白骨壤 、卤蕨、海芒果、黄槿、许树等,沿海湿地候鸟主要有苍鹭、大白鹭、小白鹭、池鹭、夜鹭、白鹤翎、赤颈鸭、绿翅鸭、斑嘴鸭、斑背潜鸭、金斑行鸟、蒙古沙行鸟、弯嘴滨鹬等。盐洲镇白沙村的红树林,每天都有3000~5000只候鸟在此活动,因此建设好惠东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8.福建省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于24°24’N,117°55’E,地处九龙江河口,以福建省龙海市浮宫镇为中心,包括紫泥、角美、港尾四个乡镇的河口滩徐,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总面积200ha,其中有林面积110ha以上。保护区于1988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动植物资源


  该保护区自然分布的红树植物种类有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和厦门老鼠勒5个种。后两个种由于有民间医药验方,而被作为草药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种类的灭绝,目前正在想办法加以恢复和发展。
  本区红树林主要种类是秋茄,从世界范围看,这个种的纯林生长最好的只有我国福建的九龙江口(即本保护区范围)和我国台湾功淡水河口(竹围地区),可称为全球最完整的秋茄姐妹林。目前本区有数片大面积成片纯林高达6—7m,本区秋茄最高有过10m以上的记载,是该种类最高的世界记录,是秋茄的良种基因库。

功能区位


  本保护区由于沿着九龙江口南北岸边绵延,其海域部分和陆域(滩涂及堤岸后)部分都是群众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和必经之地,开放性很大,核心区划分比较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及保护区划分原则,将紫泥镇甘文农场堤岸外连片的7.7ha秋茄纯林划为第一个核心区,将浮官镇海门岛西部堤岸外的约10ha红树林划为第二个核心区。第一个核心区有本区域代表性的种类秋茄纯林,有林内各种生物适宜生长、栖息的生境条件,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第二个核心区原有本区域所出现过的5种红树植物,物种齐全,有些种类(如老鼠勒)虽被过度采集而破坏消失,但其生境尚存,可恢复发展。位于浮宫霞郭村的红树林,靠东侧滩的一部分为自然分布,但破坏较严重,靠西侧滩(即草埔头)的部分为1962年人工栽培发展起来的,已蔚然成林,发挥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9]


9.广西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892.7公顷,于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南亚热带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岛屿林立,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区,是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宜林地,是红树林引种、栽培试验和发展红树林的理想地。
  

保护对象


  该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岩生红树林和七十二泾的“龙泾还珠”岛群红树林景观。保护区内有红树植物11科16种(即木榄、秋茄、红海榄、白骨壤、老鼠簕等),占全国红树种类的43.2%,其中珍稀红树林植物有爵床科的老鼠簕,濒危树种有红树科的木榄和红海榄;各种动物491种(如鸟类黑鹳,海鸬鹚;兽类儒艮、江豚等),其中33种鸟是中澳、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
  

现状介绍


  1997年以前,红树林管理职能不明确,由于围海养殖收益丰厚,挖塘养殖现象逐年增加,红树林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政府下发了钦南政发〔1997〕15号文件,即《钦南区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沿海干出滩的红树林划为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归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保护管理。近年来,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植树造林,增加红树林植被;第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第三查处毁林案件,减少红树林破坏程度。 [10]


10.海南省清澜港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199°34’N,110°45’E,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ha,有林面积达2732ha。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该保护区于1981年批建,原为县级,后已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
  

资源特点


  
该保护区的总保护面积虽然不及东寨港保护区,但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m,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飞架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袜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小花老鼠勒在东寨港自然群落中并不多见,而在该保护区的潮沟滩涂林缘却常见它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红树植物也较东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发现。显然这里的种类多样性优于东寨港,具有较优势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的科研意义。


11.海南省花场湾县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海南花场湾红树林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北部澄迈县境内,其范围包括以下四点连续内区域:109°59′10″E、19°54′30″N;109°59′20″E、19°54′40″N:109°59′30″E、19°54′40″N;109°59′35″E、19°54′20″N。花
共6页 您在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10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