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世界观 3D打印界五大“首次”
从近期的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全球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虽然还未普及,但它创下的无数个“第一”已经征服全人类,令人感到欣慰的是,3D打印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花瓶式”的成果,它已经有了造福人类的创举。在医学界,医生靠这一技术让将死之人脱离了生死线,也令肢体残缺者重新拥有了四肢健全的体验;而在工程领域内,3D打印也一样出彩得令人折服,比如,3D打印民用地图、3D打印飞机、3D打印房屋、3D打印通用照相机等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首幅3D打印民用地图在河北问世
5月31日,在河北省地理空间技术创新基地,中国首幅3D打印民用地图问世,填补了我国3D打印大面积地形图的技术空白。这张3D打印的河北省地貌图为1:115万地形图,高70厘米,宽52厘米,地理要素完整,标示清晰,形象、准确地展示了河北省的地形地貌。这项新技术使电脑里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为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使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此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王宝成介绍:“这张3D地形图精确度达到0.075毫米,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纸质平面地图的精度。我们使用3D打印机打印,采用的是PVC专用粉末,具有不变形、精确度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级政府领导决策、国土规划、环境治理以及版图教育活动等方面。”
据了解,河北省地理信息局一直以来注重地理信息产品应用创新,从人员、装备、技术上加大创新力度。去年10月,该局引进美国3D打印机,组织技术人 员,经过反复探索实践,研发出一套3D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将3D打印技术与测绘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成功解决了基础地理信息国标数据格式与3D格式数据转换 等一系列难题。目前不仅能够生产各种比例各种尺寸的3D地形图,还能够根据需要生产不同尺寸不同比例的3D数字晕渲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沙盘地图等产品。
全球首架3D打印飞机问世
6月1日,全球第一架3D打印飞机THOR问世,在柏林舍内费尔德机场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空中客车展台上,THOR博得了全世界的瞩目。迷你飞机Thor在四周各式各样的巨型喷气式飞机当中显得特别矮小——空中客车(Airbus)公司出品的这一微型奇迹是全球首架3D打印飞机。去年11月,Thor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完成了首次试飞。
没有窗户,重量只有21千克,长度不到4米,这家名叫Thor的飞机——Thor是“Test of High-tech Objectives in Reality”(现实中高科技目标试验)的缩写——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型的白色飞机模型。
然而对于欧洲航空业巨头空中客车来说,这架小型无人驾驶螺旋桨飞机是飞往未来的探索者——在未来的航空业里,3D打印技术有望能够节省时间、燃油和资金。
“我们用它来试验3D打印技术的潜能界限,”空中客车的Thor项目负责人德特列夫·科宁戈斯基(Detlev Konigorski)在柏林舍内费尔德机场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说道。“我们想看看能否用3D打印制造整个系统,而不是单个零件,从而加快开发流程。”
世界上首个用3D打印机现场打印房屋在北京问世
仅仅依靠一套高科技的3D打印机设备就能打印出400平米的精美别墅或许在大家看来是天方夜谭,但是确实发生了。在北京通州的一个厂房里,世界上第一个用3D打印机现场打印的房屋问世,它的出现惊艳了全世界。
据悉,现场打印出来的是一套面积约为400平米的钢筋混凝土精美别墅,经检测其抗震级别达到八级以上,墙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30。它的成功问世,不仅创造了3D打印机现场打印房屋的奇迹,同时也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成功打印出该房屋的设备是由北京市华商腾达工贸有限公司研发的,北京华商腾达一直致力于3D打印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开发,终于在经过多年专业的研究后,生产出了可以打印房子的3D打印房屋成套设备。这套打印房屋的设备是由电子配料、搅拌系统、输送系统以及打印系统四个系统组成,打印过程使用的都是传统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添加剂,也不需要特别定制,就地取材的特点大大减少了材料运输的损耗。
使用3D打印机打印建筑在造型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只要设计软件和材料到位,建筑就制造出来了,对于复杂的建筑造型人工施工不能完成的造型,3D打印机依然可以成功完成。这些优势使得3D打印房屋设备在未来建筑市场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使用在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上可明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世界首台3D打印通用照相机诞生
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帮助下,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通用照相机Mercury诞生了,这台相机几乎可以做到拍摄任何类型的照片。这种模块化的开放式相机系统为摄影师提供了一种经济、轻便、多用途,而且可以拍摄出专业品质照片的相机硬件。
Mercury通用照相机的构思和主要设计部分,由传媒及文学教授ZachHorton完成,他是一位痴迷于创造终极相机的专业摄影师。机器人工程师AndrewDuerner、机械师JoeBabine,以及设计师AlexandraMagearu也是该相机的关键开发人员。
Mercury可以使用几乎任何镜头,可以使用众多厂商出产的各种相机后盖,可以在35mm到4x5英寸区间通过胶片或者数字进行几乎任何形式的拍摄。而且,该相机也能拍摄快速胶片,如宝丽来或富士原装版本,并通过合适的镜头和手动控制获得更高质量的照片。
世界首个3D打印定制人工椎体植入术成功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节段脊椎肿瘤,并利用世界首个3D打印多节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长达19厘米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据悉,袁先生所患为脊索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侵犯范围非常广,其胸椎和腰椎共五节脊柱都受到了侵蚀。从医学上讲,这种情况,只有通过手术把五节椎体上的肿瘤全部切干净。但五节脊椎拿掉后,如何支撑?
“这种情况,过去常常使用钛网内填入自体或异体碎骨作为椎体间支撑器材,但钛网一旦移位,压迫脊髓,患者就会瘫痪 。再有,钛网呈笔直的圆柱状,与脊柱‘S’形的生理曲线并不匹配。”患者主刀医生、获得CFDA注册认证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忠军教授表示:“如今有了金属3D打印技术,就可以依照患者的解剖结构,制造出一枚与五节椎体形态与长度相仿的人工椎体。人工椎体优势显著,首先,将其放到切除病变后的相邻椎体之间,能起到可靠的连接和支撑功能。同时利用金属3D打印人工椎体在结构上可以任意设计的便利,专门设计出其与后方内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这种前后连成一体的装置使稳定性大大增强,在力学性能上达到了质的飞越。有了这样的固定方式,术后患者很快便可以下床活动,而人工椎体更大的优势是被制成微孔结构后,形状可像海绵一样,类似骨头中有了‘骨小梁’ ,这种‘骨小梁’可帮助相邻正常椎体的骨细胞长入其中,最终二者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骨整合。”
据悉,自200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领域以来,经过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历经多年的研制及临床观察,今年5月6日,全球首发金属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椎体诞生并获CFDA注册批准,标志着在3D打印植入物领域,我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将造福更多患者。而产品国产化后也将打破国外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大幅降低价格,为患者节约大笔医疗支出,对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