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除了惯常的论坛、交流外,智能硬件新兴厂商和初创团队的扎堆出现,无疑成为MDCC 2014的最火爆热点。但与此同时,虽然产业被看好,这些处于早期阶段的智能硬件企业,其日后发展状况却没人敢断言。Nest还是Dust?智能硬件创业的未来仍然在隐藏在大海的迷雾之中。
广阔前景引发的创业火焰
智能硬件的日趋火爆,使得相关产品和团队成为继移动游戏之后的新焦点。本次MDCC 2014中,百米加速3秒的双轮汽车、体感无接触公共智能终端、3D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等新鲜的产品让人high爆眼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开发团队大多成立仅几年时间,甚至有的不足一年。从星战宅必备的1:1星球大战机器人R2D2到将科技与娱乐结合的ACTON智能风火轮,智能硬件产业的热潮让从IT宅男到极客们的创业热情一发而不可阻挡。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众人的跟风炒作。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巨头,虽然他们的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对未来的看法上却有一点惊人的一致:下一个五年,下一个十年的主角将会是智能硬件。未来硬件的作用不仅要连接人与人,还要连接人与物、物与物。
而智能硬件中的战斗机,毫无疑问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它可以联系、控制物联网来为我们提供更多服务。随着嵌入式技术正在入侵更小、更强的设备,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各种物体都将接入物联网,从而构建一个庞大网络,而这个网络所包括的物品数量是千亿计、万亿计甚至更多。思科认为,到2018年估计可穿戴设备的销量将达1.77亿个。
CSDN董事长蒋涛指出:MDCC 2014仅仅预示着变革的开始。通过手机可以连接56亿人,按照统计所有物联网的设备在2019年将达到230亿,数量超过了我们人联网的PC、手机、平板的两倍到三倍。IOT的设备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软件、硬件、服务引发的行业变革,将引发一个新的时代,IOT大爆发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开端的现在必然给人无数的机遇。
创业水与火,团队何去何从
智能硬件的风暴来袭已经无法阻挡。我们看到了苹果、谷歌和BAT在加速布局市场,但我们也看到,智能硬件的应用、服务、技术和标准都还没有被定义或被统一搭建起来。因此,这是一场人人平等、人人皆可参与的竞赛。只不过这场竞赛在国内显得过于激烈。尤其是在创业成本更低的可穿戴设备领域,仅从去年到今年,大大小小的“智能手环”团队就已经倒掉了不少。
归根结底,所有的可穿戴设备分为三类:通知器、追踪器和眼镜。顾名思义,通知器就是对各式通知进行提醒的装置,比如Moto 360和iWatch;追踪器会使用传感器来记录数据,包括相机、录音设备和健身配件;与此同时,增强现实技术也被许多公司以眼镜的形式带到我们的眼前。可能你的创意优秀,但是初创团队缺乏经验的资金,想要独自完成智能硬件项目必须有相当长的周期和高昂的成本,很容易被山寨模仿。
笔者曾经与一位VC谈到智能硬件,在VC角度来看,对于创业团队的顾虑主要在于:第一,创业团队的产品渠道和品牌弱难以吸量;第二,目前可穿戴设备满足的是用户可选的而非必要需求;最后,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健康设备必须有大量数据支持。因此,这才造成了当前智能硬件在展会现场吸人眼球,团队却在苦苦等待投资人的水与火现象。
破开迷雾,不再见木不见林
如何破开迷雾见到传说中的潘达利亚?墨迹天气、Noitom、iHealth、小叶子科技……这些新兴公司的例子告诉我们,优秀的创意和效率的执行两者缺一不可。而最关键的则是保持智能硬件的初衷——开放的心态,与国内外针对智能硬件创业阶段的服务平台、云计算厂商、相关工具、众筹平台和投资机构合作,才能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MDCC 2014上,创新工场、极客帮、紫辉创投、真格基金、北极光、启明创投、IDG、险峰华兴、SIG九大明星投资机构便是首次与创业团队现场交流,把脉产品项目,资金支持优质团队和产品。
与互联网行业的另一热点——云计算的结合,更让智能硬件如虎添翼。云计算做到的,不仅仅设备信息的云存储,更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给与用户反馈。云计算平台UCloud认为,可穿戴设备对云计算的需求与游戏用户类似,对I/O速度、稳定性都有要求,特别是对用户信息安全性要求极高。UCloud目前的I/O加速、混合云方案可以完全解决智能硬件厂商的性能要求;而业界独有的免重启热补丁技术、完善的同城的灾备方案则可以让故障做到无缝切换,使智能硬件更加稳定。此外,对于智能硬件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UCloud的大数据产品UDDP则可以通过大数据让智能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加的容易;同时也可以让公司把控产品出货量的控制,使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这样,小公司也可以产生无与伦比的活力。
智能硬件技术的一切还没有定论,也没有真正的开始。也许我们在5年之后回望MDCC 2014,会发现这只是产业蹒跚学步的阶段,但是今年产业的发展也正是由众多的小步子所组成。可穿戴设备,只不过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