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不满“3D”成风
“一部烂电影,即使用了3D技术,还是一部3D烂电影。”针对《阿凡达》之后中国电影一窝蜂搞3D的现状,香港电影人彭浩翔抨击说,不要用山寨版的3D忽悠观众,首先应该沉下心来做一部好电影。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第四天,昨天的关键词是“3D”。国产3D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在电影节上公布预告片。彭浩翔等电影业内人士则聚在一起探讨3D技术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彭浩翔的电影大都以剧情和对白取胜,拍摄周期很短,有时只花两周时间就拍完。因而他早期的影片在视觉技术上显得粗糙。彭浩翔对国产电影的3D热持否定态度,“一部烂电影,即使用了3D技术,还是一部3D烂电影。”在彭浩翔看来,3D只是技术上的提升,并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阿凡达》在中国大热之后,很多国内电影公司都跟风拍摄3D电影,即便原本没有3D镜头,后期制作也加上一部分,并以此为噱头搏宣传。至今没在自己片子里玩过3D的彭浩翔对这种跟风行为十分不屑,认为这些电影公司只是看中3D可能给它带来的金钱利益,完全忽略了该部电影是否需要3D镜头,以及国内的3D技术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现在大家讨论3D,是因为《阿凡达》在商业上的成功。很多电影公司因此一窝蜂说要拍3D,他们看到的只是钱。事实上,《阿凡达》其实即使没有3D特效,我依然觉得《阿凡达》是很好看的一部电影”。
与彭浩翔类似,上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也反对电影公司一窝蜂地上马3D电影。“并非所有类型电影都适合3D,要看电影内容是否适合做成3D。”汪天云用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两部电影作为例证。《苏乞儿》特地嵌入了一段3D打斗,虽然该片的演员够大牌,但最终票房不如完全没有用到3D的《锦衣卫》。“《苏乞儿》想要的太多,明星也要,动作也要,技术也要。和《锦衣卫》相比,它这种不完全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没有被观众认可,从而影响了最终的票房。”